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N-苯基氨基苯甲酸,又稱釩試劑,是常用的合成吖啶類化合物的重要中間體。可由2-氯苯甲酸和苯胺偶聯得到。
將2-氯苯甲酸(25.64mmol)和苯胺(12.82mmol),碳酸鉀(19.23mmol)和銅粉(19.23mmol)依次加入到二甲基甲酰胺(50 ml)溶劑中,然后于130℃下加熱回流攪拌過夜,TLC檢測(展開劑為乙酸乙酯:石油醚乙酸=1:1)反應結束。接著將所得到的反應混合物冷卻后用硅藻土過濾,所得濾液加入到200mL水中,再用鹽酸將體系調至pH值約為3,抽濾并將得到的沉淀干燥,得到墨綠色固體粉末,即得N-苯基鄰氨基苯甲酸,產率50.72%,熔點173.9℃-178.0℃。化合物結構確證數據為:1H NMR (600 MHz, CD3OD) δ 7.96 (dd, J = 8.0,1.6 Hz, 1H), 7.35–7.27 (m, 3H), 7.24–7.17 (m, 3H), 7.07–7.02 (m, 1H), 6.71(ddd, J = 8.0, 7.2, 1.1 Hz, 1H)。
鄰氯苯甲酸1g,苯胺0.7ml溶于10ml DMF中,再加入2.65g無水碳酸鉀和0.05g碘化亞銅,微波130℃反應13分鐘。減壓蒸發掉DMF,用10%鹽酸調至pH=4,抽濾水洗得灰綠色粗品,粗品用活性炭脫色并用乙醇重結晶,得灰色粉末0.63g,yield:46%
一種N-苯基氨基苯甲酸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1.0mol 2-氯苯腈和1.05mol苯胺溶于500mL干燥后的溶劑DMSO中,然后攪拌下加入活化的0.1mol K2CO3和活化的3.0mol NaOH,加熱進行一次回流反應,反應時間2h;
所述活化為將無水K2CO3和固體NaOH在使用前微波加熱10-15min,去除表面水分和氣體,釋放其有效表面積,提高其反應活性。
(2)回流反應完成后,減壓回收溶劑DMSO 450mL,然后冷卻剩余液體至25℃、加入600mL水、加熱至沸騰,進行二次回流反應1.5h;
(3)將步驟(2)所述二次回流反應后的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加入二氯甲烷萃取過量苯胺,水相攪拌下加入稀鹽酸中和至pH值3-4,析出固體,然后過濾、重結晶,得到目標產物N-苯基氨基苯甲酸196.89g,收率為91.6%,含量為99.2%。
[1] [中國發明] CN201910691914.X 一種4-甲氨基吖啶-N-苯基苯甲酰胺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2] [中國發明,中國發明授權] CN201510859499.6 一類抗腫瘤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3] [中國發明] CN202011191507.1 一種N-苯基氨基苯甲酸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