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性狀】
肝素鈉為白色或類白色粉末,有引濕性,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有強負電荷,能與一些陽離子結合成分子絡合物。
【作用與用途】
肝素鈉為抗凝血藥。肝素鈉在體內外均有抗凝血作用,可延長凝血時間和凝血酶原時間。其抗凝血作用極為復雜,對凝血過程的許多環節都有影響。
肝素鈉其作用為:①抑制凝血致活酶的形成及作用,從而防礙凝血酶原變為凝血酶; ②在較高濃度時尚有抑制凝血酶及其他凝血因子的作用,阻礙纖維蛋白原變成纖維蛋白; ③能阻止血小板的凝集和破壞等。另外,肝素的抗凝血作用尚與其分子中具有負電荷的硫酸根有關,具有正電荷的堿性物質如魚精蛋白或甲苯胺藍都能中和其負電荷,故能抑制其抗凝作用。由于肝素在體內能活化和釋放脂蛋白酯酶,使乳糜微粒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解,所以還有降血脂作用。
本品口服不吸收,故口服無效,必須注射給藥,靜注后均勻分布在白細胞和血漿,很快進入組織,不透過胎盤和乳汁,表觀分布容積為0.06L/kg,血漿蛋白結合率為80%~95%。經肝臟代謝由腎排出,半衰期約為1小時。
肝素鈉用于防治各種原因引起的血栓形成與栓塞,如心肌梗塞、肺栓塞、腦血管栓塞、外周靜脈血栓、血管手術及各種原因引起的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早期應用可以防止纖維蛋白原和凝血因子的耗竭。也可在輸血時代替枸櫞酸鹽或體外循環時作為體外抗凝血藥。
【用法與用量】
靜注:每次 5000~1萬U,每3~4小時1次。每日總量為2.5萬U。
靜滴:每24小時用1萬~2萬U,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滅菌生理鹽水稀釋 (0.5萬U用輸 液100ml)后,以每分鐘20~30 滴的速度滴注。
皮下注射:每次5000U,每8~12小時1次,手術前1~2小時開始給藥或于心肌梗塞發生后給藥。
【不良反應】
肌注可引起局部血腫,現已不用。靜注后可產 生可逆性血小板減少癥。偶有過 敏反應,如哮喘、蕁麻疹、鼻 炎、結膜炎和發熱等。長期使用 可產生暫時性禿發癥、骨質疏松 和自發性骨折。用量過大,則發 生自發性出血,如血尿、消化道 出血,應立即停藥。如有嚴重出 血現象,可靜注硫酸魚精蛋白急 救,注射速度以每分鐘不超過 20mg或10分鐘內注射50mg為 宜(1mg硫酸魚精蛋白可中和 100U肝素鈉)。
【注意事項】
1. 有出血性素質和伴有血 液凝固延緩的各種疾病、肝腎功 能不全、嚴重高血壓、腦出血、 潰瘍病及對本品過敏者禁用,孕 婦及產婦等慎用。
2. 用藥期間應定期測定凝 血時間。經常做血小板計數。
3. 本品按干燥品計算,每 毫克的效價不得少于150U。
【藥物相互作用】
肝素鈉不得與雙 嘧達莫、阿司匹林、保泰松、吲 哚美辛同用,以免增加出血危 險。能使苯妥英鈉、奎尼丁、普 萘洛爾、碘塞羅寧血濃度降低, 與大多數抗生素如氯霉素、紅霉 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B、頭 孢菌素混合,可能產生沉淀,不 得配伍。與右旋糖酐同用,可提 高對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療效。 加用碳酸氫鈉或乳酸鈉等糾正酸 中毒,可促進肝素的抗凝作用。
【制劑與規格】
注射劑: 2ml :1000U、2ml:5000U、2ml:1.25 萬U。
【貯藏】
遮光,在涼處保存。
【附】
肝素鈣 Heparin Calcium: 作用與用途與肝素鈉相同。由于肝素最終是以鈣鹽形式在體內發揮作用,故鈣鹽制劑更適合于人的生理特性。加之其抗腎素活性和抗醛固酮活性較肝素鈉強,又基本上克服了肝素鈉皮下注射易引起出血、淤斑、局部疼痛等副作用,本品將作為肝素鈉新型替代制劑。用法與用量基本同肝素鈉。大劑量療法用于急性肺 栓塞、急性血凝異常增高等治療,每日3萬U靜滴,以5%葡萄糖生理鹽水或林格液稀釋,皮下注射,每次8000~1萬U,每8小時1次。中劑量療法用于彌散性血 管內凝血或血栓栓塞性疾病,每日2萬U左右,靜注或皮下注射,每8~12小時1次。以上兩種療法,需檢測凝血時間,以確定 肝素鈣的劑量與給藥次數。小劑量療法用于冠心病、不穩性心絞 痛、高脂血癥及糾正高凝狀態,每日量5000~1萬U,皮下注射,每 12小時或24小時5000U,或每日7500U。不良反應與注意事項同肝素鈉。注射劑每支1ml含 5000U(40mg)、7500U(60mg)、1 萬U(80mg)。遮光,涼處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