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直鏈淀粉檢測的意義
直鏈淀粉是淀粉中的多聚糖成分,直鏈淀粉是D-葡萄糖基以a-(1,4)糖苷鍵連接的多糖鏈,其葡萄糖單元主要以直鏈狀結構連接成的大分子。直鏈淀粉含量是影響糧食感官品質和加工特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其含量的高低可作為評價糧食品質的一個重要指標。此外,淀粉的糊化、凝膠化、粘稠度、溶解度、膨脹能力、消化性和抗性等性質也與直鏈淀粉含量密切相關。
檢測直鏈淀粉的食品
淀粉存在于植物的根、莖或種子種,組成分為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兩類。自然淀粉中直鏈淀粉與支鏈淀粉之比一般約為15-28%比72-85%,視植物種類、品種、生長時期的不同而已。根據國家標準檢測直鏈淀粉的食品主要是糧食類,包括:優質稻谷、優質大米、鮮食玉米、谷子籽粒、小麥、薯類、板栗、高粱、葛根和豆類等。明確直鏈淀粉含量在評價糧食品質和農業選種、育種時具有實際意義。
相關的檢測方法
目前測定直鏈淀粉含量的方法主要有碘比色法、碘親和力滴定法,此外還有色譜分析法、近紅外光譜分析法、自動分析檢測法、伴刀豆球蛋白法等新方法。由于碘比色法操作簡便,目前國家標準檢測直鏈淀粉含量的方法一般采用此法。
以上標準的檢測原理相同,步驟也基本一致。但我們在實際檢測過程中發現存在以下問題:
(1)直鏈淀粉直鏈狀結構連接成的大分子的混合物,由于標準品不確定,但是測定結果與實際含量有很大差異;
(2)碘比色法中雙波長法較單波長法結果可靠,因為支鏈淀粉也會與碘形成絡合物,這種絡合物會和支鏈淀粉-碘復合物吸收相同波長的光,從而導致所測定的直鏈淀粉含量比真實值要高;
(3)因為國內外在直鏈淀粉含量測定中的新標準方法技術性強、操作復雜、耗費時間、所以無法得到有效的實施。
鑒于以上標準方法在檢測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小建議:
(1)測定過程中,要根據待測樣品選擇相應的標準品,如測定大米中直鏈淀粉含量,就要用大米直鏈淀粉標準品,如用馬鈴薯的直鏈淀粉作為標準樣品就會有很大偏差;
(2)注意樣品中存在的干擾因素,例如,黑米中的黑色素會干擾直鏈淀粉的測定;
(3)應該根據不同類型的淀粉、不同的用途和要求,建立一種準確、有效、簡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