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概述】
薄荷腦為唇形科植物薄荷 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新鮮莖和葉經水蒸氣蒸餾、冷凍、重結晶得到的一種飽和的環狀醇,為l-1-甲基-4異丙基環己醇-3。可用于皮膚或粘膜產生清涼感以減輕不適宜,主疼痛,在醫藥上用作刺激藥,作用于皮膚或粘膜,有清涼止癢作用;內服可作為驅風藥,用于頭痛及鼻;咽;喉炎癥等。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薄荷全草中提煉出的結晶。 生物形態:多年生芳香草本,莖直立,高30-80cm。具匍匐的根莖,深入土壤可至13cm,質脆,容易折斷。莖銳四棱形,多分枝,四側無毛或略具倒生的柔毛,角隅及近節處毛較顯著。單葉對生;葉柄長2-15mm;葉形變化較大,披針形、卵狀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至橢圓形,長2-7cm,寬1-3cm,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楔形至近圓形,長級在基部以上疏生粗大的牙齒狀鋸齒,側脈5-6對,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具柔毛及黃色腺鱗,以下面分布較密。輪傘花序腋生,輪廓球形,花時徑約18mm,愈向莖頂,則節間、葉及花序遞漸變小;總梗上有小苞片數枚,線狀披針形,長在2mm以下,具緣毛;花柄纖細,長2.5mm,略被柔毛或近無毛;花萼管狀鐘形,長2-3mm,外被柔毛及腺鏷,具10脈,萼齒5,鋏三角狀鉆形,長約0.7mm,緣有纖毛;花冠淡紫色至白色,冠檐4裂,上裂片先端2裂,較大,其余3片近等大,花冠喉內部被微柔毛;雄蕊4,前對較長,常伸出花冠外或包于花冠筒內,花絲絲狀,無毛,花藥卵圓形,2室,藥室平行;花柱略超出雄蕊,先端近相等2淺裂,裂片鉆形。小是對果長卵球形,長0.9mm,寬0.6mm,黃褐色或淡褐色,具小腺窩。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圖1為薄荷
【理化性質】
外觀:USP級l-薄荷腦是一種無色結晶,常常是一種大片結晶,上面有看似白云狀的許多斷層。USP級消旋薄荷腦是一種無色至白色的非晶體熔融物。 比重(15℃):0.890 折光指數(25℃):1.458 熔點:l-薄荷腦為43℃ ~ 44℃。《美國藥典》允許的熔程范圍是41℃ ~ 44℃。dl-薄荷腦的凝固點有兩種等級,即27℃ ~ 28℃和30.5℃ ~ 32℃。 沸點:212℃ 閃點:93℃(200℉) 20℃時在水中的溶解度:0.04%,溶于酒精、精油、酯、醇、含氯溶劑、礦物油、植物油和鄰苯二甲酸二乙酯等。
【藥理作用】
薄荷腦為薄荷腦、鹽酸利多卡因、甘油、乙醇等組成的復方制劑。薄荷腦為飽和的環狀醇,可能與神經細胞膜脂質相互作用,引起膜脂質結構形態改變,阻止Na+內流,抑制去極化,使神經細胞無法產生擴布性動作電位,從而產生局部神經阻滯作用。薄荷腦屬長效局麻制劑。本注射液中含適量甘油,其黏滯性可使薄荷腦在局部較長時間停滯,從而維持有效藥物濃度;乙醇可促進薄荷腦在局部組織中均勻分布,并增強其與神經膜的結合力;薄荷腦含適量利多卡因,可減輕薄荷腦注射時局部刺痛感。
【用途】
芳香藥、調味藥及驅風藥。可用于皮膚或黏膜產生清涼感以減輕不適及疼痛。
【適應證】
1.手術麻醉、術后鎮痛等;
2.神經阻滯:肋間神經阻滯、三叉神經阻滯、枕神經阻滯等;
3.頑固性瘙癢性皮膚病:神經性皮炎等。
4.局部應用時,有促進血循環及消炎、止癢等作用,可用于消炎、止癢、止痛、減輕浮腫等。
【注意事項】
1.嚴禁注入血管、椎管內; 2.乙醇過敏及局部嚴重感染者慎用; 3.如注射過淺,可形成局部硬結,對癥處理如熱敷即可消散。
【不良反應】
極個別患者用藥后出現心慌、惡心、注射局部水腫等,可自行消退,不必特殊處理。
【用法用量】
1.用于肛腸科疾病,做肛門周圍浸潤麻醉,一般用量15~20ml;用于普外科局部浸潤麻醉,根據切口大小,一般用量5~20ml。
2.術后鎮痛:用于肛腸科疾病,于術后在切口邊緣皮下浸潤注射,一般用量10~20ml;用于普外科,于縫合切口前將藥物均勻注入切口緣皮下,一般用量5~20ml。
3.神經阻滯:肋間神經阻滯2~3ml/次,可同時阻滯3~4支神經,總量≤10ml;三叉神經、枕神經阻滯2~5ml/次;穴位注射1~2ml/次。
4.頑固性瘙癢性皮膚病:根據病損大小局部封閉注射,常用量2~10ml/次,最大用量20ml/次,可連續封閉1~3次。薄荷腦可試用于其他外科手術作為局麻及術后止痛用藥,用法及用量可參照上述方法。 5.滴鼻、口含或吸入用。
【主要參考資料】
[1]李強,鮑志華,陳家驥.薄荷腦[J].牙膏工業,2000(01):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