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N-BOC-3-環己酮胺是一種有機中間體,可由2-環己烯-1-酮和氨基甲酸叔丁酯一步反應制備得到。有文獻報道其可用于制備BTK抑制劑。
將2-環己烯-1-酮(14毫升,150毫摩爾)和氨基甲酸叔丁酯(17克,145.11毫摩爾)在DCM(30毫升)中的溶液用五水合硝酸鉍(14克,28.8毫摩爾)室溫下攪拌21小時。進一步用DCM稀釋,用hyflo過濾,用碳酸氫鈉溶液和鹽水洗滌濾液,用Na2SO4干燥有機相,過濾并蒸發溶劑,得到22.1g粗產物。硅膠色譜法(EtOAc/環己醇3:7),隨后從相同的溶劑系統中結晶,得到N-BOC-3-環己酮胺(14.43g,47%)。
N-BOC-3-環己酮胺可用于制備具有下述結構的BTK抑制劑。
除了T細胞和漿細胞外,BTK表達在幾乎所有造血細胞上,尤其在B淋巴細胞發生,分化,信號和生存中發揮必不可少的作用。B細胞是通過B細胞受體(BCR)被活化的,而BTK在BCR信號通路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B細胞上的BCR被活化后,會引起BTK的激活,然后導致下游的磷脂酶C(PLC)濃度增加,并激活IP3和DAG信號通路。這一信號通路可以促進細胞的增殖、粘附和存活。BTK基因突變會導致一種罕見的遺傳性B細胞特異性免疫缺陷疾病,被稱為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X-Iinked agammaglobulinemia,XLA)。在這種疾病中,BTK的功能被抑制,從而導致了B細胞的產生或成熟受阻?;加蠿LA疾病的男性,體內基本沒有B細胞,循環抗體也很少,容易出現嚴重甚至致命的感染。這有力證明了BTK在B細胞的生長和分化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小分子BTK抑制劑能與BTK結合,抑制BTK自身磷酸化,阻止BTK的激活。這能阻斷BCR通路的信號傳導,抑制B淋巴瘤細胞的增殖,破壞瘤細胞的粘附,從而促進瘤細胞的凋亡。并誘導細胞凋亡。這使BTK在B細胞有關的癌癥中成為引人注目的藥物靶點,尤其是對于B細胞淋巴瘤和白血病,比如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和抗復發性或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MCL)等。
[1][中國發明,中國發明授權]CN201280057883.9酰胺類化合物、組合物及其應用
[2] PCT Int. Appl., 2021066958, 08 Apr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