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口腔鱗狀細胞癌(OCSCC)是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問題,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和輔助放療,但是預后較差。ERK1/2-MAPK途徑在OCSCC的形成發揮十分關鍵的作用,Ras突變等可以通過觸發上游MEK1/2而激活ERK1/2。曲美替尼是一種MEK1/2抑制劑,已被FDA批準用于治療含有BRAF突變的黑色素瘤,但是對頸部鱗狀上皮細胞癌,尤其是OCSCC效果怎樣尚不清楚。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等研究人員對曲美替尼治療OCSCC的療效進行了一項前瞻性試點研究,結果發現:曲美替尼治療7-14周后,65%的患者疾病得到緩解,46%的患者有腫瘤代謝反應,53%的患者腫瘤分期下調。患者耐受性良好,最常見的副反應是皮疹(45%)。
20名口腔鱗狀細胞癌(OCSCC)II-IVa期患者被納入研究,每名患者治療前行原發腫瘤位點切開活組織檢查和靜脈穿刺收集外周血30mL,用于p-ERK1/2和CD44表達分析。之后用曲美替尼治療,每天2mg口服一次,持續7-16天,最后一次在手術前24小時內進行。從治療第1天起,就對患者AEs進行評估。治療結束后,再用手術切除原發腫瘤位點和頸部淋巴結,一些患者也進行原發術區組織重構。手術時獲取的原發腫瘤位點組織和和外周血一樣用于p-ERK1/2和CD44表達分析。在患者術后住院期間,每天對AEs和術后并發癥進行檢測,出院后一個月內每周檢測一次。
曲美替尼中位治療劑量為14次(3-14次)。20名患者中有17名(85%)完成了試驗,2名患者因為曲美替尼相關的AEs(惡心、十二指腸穿孔)而退出研究,1名患者因為麻醉相關的AEs(便秘)退出研究。大部分患者對曲美替尼都是耐受的,有6名患者(30%)沒有發生藥物相關AEs,AEs中大部分都是溫和的(1-2級),最常見的AEs是皮疹(45%)。
患者手術治療中沒有發生術后并發癥。對15名可用于p-ERK1/2和CD44分析的患者樣本分析顯示,有5名p-ERK1/2表達下降,2名CD44表達下降,1名p-ERK1/2和CD44表達同時下降。有腫瘤臨床反應的17名患者中,11名患者(65%)腫瘤部分緩解,腫瘤縮小百分比中位值為46%(74%-14%),5名疾病穩定,1名(6%)疾病進展。13名達到代謝腫瘤反應終點的患者中,有6名患者(46%)符合局部代謝腫瘤反應的標準。而且,研究者還發現了,在17名可用于評估的患者中,有9名(53%)患者腫瘤分期出現下調,進一步與TCGA中標準治療比較,曲美替尼患者腫瘤分期明顯下調了(p=0.001)。
曲美替尼相關副反應
該研究首次證明了OCSCC患者對曲美替尼耐受。曲美替尼治療后,65%的患者腫瘤得到緩解,46%的患者有腫瘤代謝反應。此外,53%的患者腫瘤分期降低了,這對手術切除和輔助療法的程度可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需要后面的研究者進一步對曲美替尼治療OCSCC的效果進行深入研究。
Uppaluri R, Winkler AE, Lin T. Biomarker and Tumor Responses of Oral Cavit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o Trametinib: A Phase II Neoadjuvant Window of Opportunity Clinical Trial. Clin Cancer Res. 2016 Nov 9. pii: clincanres.1469.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