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抗氯喹惡性瘧疾新藥苯芴醇(α-(二正丁氨甲基)-2,7-二氯-9-對氯苯亞甲基-4-芴甲醇)化合物的合成新路線。屬于醫藥衛生制造工藝。
迄至目前,國內外已有同類技術中,尚無與本發明相同或相似的五步反應合成新工藝的報道,只有苯芴醇中間體Ⅳ、Ⅴ合成的文獻記載(1.2.3)。如1974年Atkinson等制備苯芴醇中間體Ⅳ是從鄰氨基苯甲酸(Ⅰ)開始,經過化合物2、3、4、5、6、7、8,共需8個步驟的反應才能完成。其反應方程式如下:
根據上述反應方程式,已有苯芴醇中間體(Ⅳ)的合成流程中,尚需增加制備重氮甲烷(CH2N2)和二氯胺T兩個合成步驟。因此,完成苯芴醇的生產,共需10~12個步驟的反應路線。
本發明所提供的苯芴醇合成新工藝的技術特征是:1.技術方案新、工藝流程短。本發明的5步反應與已有技術的根本區別在于本發明技術方案上的創新和工藝流程短,從選用工業芴(Ⅰ)開始,經氯化反應制取2,7-二氯芴(Ⅱ),Ⅱ與氯乙酰氯進行付氏反應制取2·7-二氯芴-4-氯乙酮(Ⅲ),Ⅲ與硼氫化鉀反應制取2·7-二氯芴-4-環氧乙烷(Ⅳ),Ⅳ與二正丁胺反應制取α-(二正丁氨甲基)-2·7-二氯-4-芴甲醇(Ⅴ),Ⅴ與對氯苯甲醛縮合,獲得終產物苯芴醇。其反應路線如下:
按照反應方程式,本發明提供的苯芴醇5步合成新工藝,中間體(Ⅳ)的合成只需3步反應(已有技術需8步反應)。獲得終產物苯芴醇,總共不超過5個反應步驟(已有技術需10~12個反應步驟),從而縮短了工藝流程,節省原材料和時間。
按照反應方程式,由于本發明的5步反應技術方案上的創新,完全廢棄了容易造成公害的重氮甲烷和二氯胺T兩步反應。已有技術方案,合成苯芴醇中間體(Ⅳ),需要制備重氮甲烷,為了制備重氮甲烷,必須制備N-亞硝基-N-甲基脲。該化合物和重氮甲烷均有較大的毒性,屬于強致癌物質,而且易燃易爆,極不安全。采用本發明的合成工藝生產苯芴醇,可使有害的生產環境條件相應改善,減少了因三廢造成的環境污染。
2.總產率高于已有技術方案。采用已有技術合成苯芴醇,其總產率為9%±,本發明提供的合成工藝,其總產率為15%±,高于已有技術66%。
3.用本發明的合成工藝生產的苯芴醇,臨床療效高。在用于海南云南等省576例抗氯喹惡性瘧疾病人治療中,其臨床有效率100%,治癒率為96%以上,為氯喹(治癒率30%)的3.2倍。
按照5步合成路線,給出抗瘧新藥苯芴醇合成新工藝的實施例如下。
2,7-二氯芴(Ⅱ)的合成(氯化反應)。
將工業冰醋酸1200ml、水40ml、芴120g以及三氯化鐵7.2g,依次加入容量為2立升的三口瓶中,稱重,機械攪拌。在置水浴中加溫的同時安裝回流冷凝管。待溫度達35℃時,從玻璃導管通入氯氣,溫度保持在37~41℃,直至增重100~110g時停止通氣。在40℃下繼續攪拌2小時。然后調溫至90℃以上,攪拌片刻,倒入燒杯中,待冷卻至室溫時,將析出的大量片狀結晶進行過濾、水洗,用1500ml工業用乙醇四流1小時,自然冷卻,濾集產品61~73g。熔點為120~127℃(熔距3~4℃)。2,7-二氯芴的產率為36.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