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R)-(+)-3-甲基琥珀酸單甲酯是一種有機中間體,可由2-亞甲基琥珀酸-4-單甲酯選擇性還原得到,還原劑可選自(RophosARhCOD)CF3SO3。
在保護氣體下將133mg(0.182mmol)(RophosARhCOD)CF3SO3(=預制催化劑)引入在4升(搪瓷)Pfaudler高壓釜中的21ml甲醇中,并且加入溶于704ml甲醇中的526g(3.65mol)2-亞甲基琥珀酸-4-單甲酯(=底物)。然后在40℃和5巴氫氣下進行氫化。底物轉化在4小時后完成(1H-NMR,500MHz)。通過氣相色譜測定產物(R)-(+)-3-甲基琥珀酸單甲酯的對映過量>98%(來源:BGB-Analytik,柱型:BGB-174,長度30m,內徑:0.25ml,薄膜厚度:0.25μm,載氣:氦、入口壓力:2.35巴,溫度:135℃,加熱速率:1.2℃/min,R對映體的保留時間:23.3分鐘,S對映體的保留時間:22.6分鐘)。s/c比率為20,000∶1。
稱取(S)-3a(56mg,0.085mmol)、[Ir(COD)Cl]2(32mg,0.047mmol)和NaBArF(100mg,0.107mmol)于10mLSchlenk反應瓶中,用注射器加入新蒸的二氯甲烷(2mL),水浴45℃加熱攪拌反應2小時,TLC檢測反應情況,當配體完全絡合后停止加熱,讓體系自然降至室溫。旋轉蒸發脫溶后,殘余物柱層析得到5a(142mg,91%)。產物為桔黃色泡沫狀固體。
在手套箱中稱取催化劑(S)-5a(0.9mg,0.0005mmol)、2-亞甲基琥珀酸-4-單甲酯(0.5mmol)、碳酸銫(82mg,0.25mmol)于裝有攪拌子的反應內管中,密封備用。取出后用注射器加入甲醇(2mL),將內管放置于氫化反應釜中,通過加壓-放氣的操作(3-5次)置換為氫氣氛圍,最后設定氫氣壓力為0.6MPa,45℃攪拌至壓力停止下降。而后停止攪拌,放出氫氣,將反應體系旋蒸濃縮后,以3N鹽酸水溶液調節體系pH<3,用乙醚(10mL×3)萃取,合并有機相,用飽和食鹽水洗滌,無水硫酸鈉干燥。抽濾除去干燥劑,旋蒸脫溶,得到目標產物。通過該方法制備(R)-(+)-3-甲基琥珀酸單甲酯收率99%。
[1] [中國發明] CN201680080916.X 新的工藝和中間體
[2][中國發明,中國發明授權]CN201110252000.7螺環芐胺-膦和制備方法及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