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洛索洛芬鈉(Loxoprofen Sodium)是第一個丙酸類前體型非甾體抗炎 藥(NSAIDs),系由日本三共株式會社研發,并于1986年7月在日本上市,注冊商品名為樂松。洛索洛芬鈉是一種新型的NSAIDs,該藥是一個前體藥物,本身沒有活性,口服后需經肝臟代謝,將其轉化成trans-OH體以后才能發揮其治療作用,其應用范圍廣,可用于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腰痛、頸肩腕綜合征等,也常用于手術、拔牙后的疼痛以及 急性上呼吸道炎癥等病癥。
實施例1:苯丙酮(化合物Ⅰ)的制備
向100ml的三口燒瓶中依次加入苯(86ml)、三氯化鐵(9.4g,58.0 mmol),冰浴下降溫,滴加丙酰氯(8.9g,96.0mmol),投料完畢,油浴 升溫至50~60℃,反應10小時。反應完畢,將反應液加入碎冰中,然后 調節溶液pH為2-3。用乙酸乙酯萃取上述混合溶液2-3次,依次用水、飽 和食鹽水洗滌有機層,無水硫酸鈉干燥,減壓濃縮得苯丙酮12.3g,收率 96%。
實施例2 :2-氯代苯丙酮(化合物Ⅱ)的制備
將苯丙酮(7.2g,53.73mmol)溶于三氯甲烷(100ml),然后慢慢加 入對甲苯磺酸(15.3g,80.60mmol),最后加入1,3-二氯-5,5-二甲基海 因(6.35g,32.24mmol),在70~80℃下反應10小時,反應完畢,將反應液倒入100ml水中,用二氯甲烷萃取兩次,依次用水、飽和食鹽水洗 滌有機相,無水硫酸鈉干燥,過濾,減壓蒸除溶劑,得到化合物Ⅱ8.6g, 收率95%。
實施例3:2-(1-氯乙基)-2-苯基-1,3-二氧六環(化合物Ⅲ)的制備
將2-氯苯丙酮(2.50g,14.84mmol)溶于二甲基亞砜(55ml)中,依 次加入1,3-丙二醇(1.25g,16.32mmol)和對甲苯磺酸(4.22g,22.25mmol), 在130~140℃下反應15小時。反應完畢,將反應液倒入水中,用乙酸乙 酯萃取,然后依次用水、飽和食鹽水洗滌有機相,無水硫酸鈉干燥,減壓 濃縮得到化合物Ⅲ3.13g,收率93%。
實施例4: 2-(1-氯乙基)-2-苯基-1,3-二氧五環(化合物Ⅲ)的制備
將2-氯苯丙酮(2.50g,14.84mmol)溶于二甲基亞砜(55ml)中,依 次加入乙二醇(1.01g,16.32mmol)和對甲苯磺酸(4.22g,22.25mmol), 在130~140℃下反應15小時。反應完畢,將反應液倒入水中,用乙酸乙 酯萃取,然后依次用水、飽和食鹽水洗滌有機相,無水硫酸鈉干燥,減壓 濃縮得到化合物Ⅲ3.03g,收率96%。
實施例5: 2-(1-氯乙基)-5,5-二甲基-2-苯基-1,3-二氧六環(化合物Ⅲ)的制備
將2-氯苯丙酮(2.50g,14.84mmol)溶于二甲基亞砜(55ml)中,依 次加入新戊二醇(1.70g,16.32mmol)和對甲苯磺酸(4.22g,22.25mmol), 在130~140℃下反應15小時。反應完畢,將反應液倒入水中,用乙酸乙 酯萃取,然后依次用水、飽和食鹽水洗滌有機相,無水硫酸鈉干燥,減壓 濃縮得到化合物Ⅲ3.55g,收率94%。
實施例6:2-苯基丙酸(化合物Ⅳ)的制備
將化合物Ⅲ(9.1g,40.00mmol)溶于二甲基甲酰胺(60ml)中,然 后加入氧化鋅(0.36g,4.5mmol),在130~140℃下反應10小時,然后加 入30%NaOH水溶液,回流10小時,反應完畢,將反應液倒入水中,濃 鹽酸調節水相pH為2-3,用乙酸乙酯萃取,然后依次用水、飽和食鹽水 洗滌有機相,無水硫酸鈉干燥,減壓蒸除溶劑得到化合物Ⅳ 5.1g,收率 85%。
實施例7:2-苯基丙酸(化合物Ⅳ)的制備
將化合物Ⅲ(9.1g,40.00mmol)溶于二甲基甲酰胺(60ml)中,然 后加入二氯化鋅(0.68g,5.00mmol),在130~140℃下反應10小時,然 后加入30%NaOH水溶液,回流10小時,反應完畢,將反應液倒入水中, 濃鹽酸調節水相pH為2-3,用乙酸乙酯萃取,然后依次用水、飽和食鹽 水洗滌有機相,無水硫酸鈉干燥,減壓蒸除溶劑得到化合物Ⅳ 5.52g,收 率92%。
實施例8:2-苯基丙酸甲酯(化合物Ⅴ)的制備
將化合物Ⅳ(3g,20mmol)溶于甲醇(40ml)中,加入氯化亞砜(7.2 g,60mmol),在40~50℃下攪拌10小時,反應完畢,向反應液中加入 水,乙酸乙酯萃取,依次用水、飽和食鹽水洗滌有機相,無水硫酸鈉干燥, 減壓濃縮,得到化合物Ⅴ3.13g,收率為96%。GC純度為97%。
實施例9:2-(4-氯甲基苯基)丙酸甲酯(化合物Ⅵ)的制備
低溫條件下,在250ml的四口反應瓶中加入氯磺酸(14.2g,122 mmol)、三氯化鐵(9.9g,61mmol)、多聚甲醛(5.5g,183mmol),2- 苯基丙酸甲酯(9.2g,61mmol),投料完畢,室溫攪拌20小時。反應完畢, 將反應液倒入冰水混合物中,乙酸乙酯萃取水相,然后依次用水、5%碳 酸鈉水溶液洗滌有機相兩次,無水硫酸鈉干燥,減壓濃縮有機相,得粗品。 粗品經蒸餾純化得到化合物Ⅵ 10.4g,收率80%,經GC檢測含量為82%。
實施例10:2-[4-(1-甲氧羰基-2-氧代-1-環戊基甲基)苯基]丙酸甲酯(化合 物Ⅶ)的制備
將實施例14得到的化合物Ⅵ(5g,23.5mmol)、2-羰基甲酯環戊酮 (5g,35.2mmol)和氫氧化鈉(1.4g,35.2mmol)的甲苯溶液,升溫至 110-120℃下,攪拌15小時。反應完畢,將反應液倒入水中,靜置分層, 調節水相pH為3-4,然后用甲苯萃取兩次,依次用水、飽和食鹽水洗滌 有機相,無水硫酸鈉干燥,減壓濃縮有機相,得到化合物Ⅶ 6.6g,收率 89%,經HPLC檢測含量為82%。
實施例11:2-[4-(2-氧代環戊烷-1-基甲基)苯基]丙酸(化合物Ⅷ)的制備
向25ml的圓底燒瓶中依次加入化合物Ⅶ(47g,含量84%,125.8 mmol)、48%HBr(60ml)和冰醋酸(15ml),加熱回流15小時。反應完 畢,向反應液中加入水,乙酸乙酯萃取,飽和食鹽水洗滌有機相,無水硫 酸鈉干燥,減壓濃縮有機相,然后用乙酸乙酯-正己烷析晶,抽濾,得到 化合物Ⅷ 25g,收率82%,經HPLC檢測含量為99%。
實施例12:洛索洛芬鈉的制備(化合物Ⅸ)
將化合物Ⅷ(20g,0.08mmol)溶于乙醇(100ml)中,室溫下,向 上述溶液中滴加30%氫氧化鈉溶液,并使其pH為7-8。滴加完畢,繼續 攪拌6小時,逐漸析出晶體,抽濾,得到洛索洛芬鈉粗品,然后用乙醇- 異丙醚混合溶液重結晶后,抽濾得到洛索洛芬鈉19.5g,收率85%,HPLC 檢測純度為99%,保留時間與標準品對照完全一致。
洛索洛芬鈉為苯丙酸類非甾體消炎藥,具有較好的鎮痛消炎作用,尤其是鎮痛作用較強,其作用機理為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其作用點為環氧化酮。本品為前體藥物,經消化道吸收后變換成活性代謝物e而發揮作用。
1、鎮痛作用(1)在Randall-Selitto法(炎癥足加壓法:大鼠口服)試驗中,洛索洛芬鈉的ED50值為0.13mg/kg,比萘普生、吲哚美辛、酮洛芬的鎮痛作用強10~20倍。(2)在大鼠熱炎癥性疼痛法(大鼠口服)試驗中,洛索洛芬鈉的ID50值為0.76mg/kg,鎮痛作用與萘普生相同,比吲哚美辛、酮洛芬的鎮痛作用強3~5倍。 (3)在大鼠慢性佐劑關節炎疼痛法(大鼠口服)試驗中,洛索洛芬鈉的ED50值為0.53mg/kg,比萘普生、吲哚美辛、酮洛芬的鎮痛作用強4~6倍。(4)本品的鎮痛作用部位為末梢,屬外周性的。
2、抗炎癥作用洛索洛芬鈉對角叉菜膠浮腫(大鼠)、佐劑關節炎(大鼠)等的急性及慢性炎癥,顯示與酮洛芬及萘普生幾乎同等的抗炎癥作用。
3、解熱作用洛索洛芬鈉對酵母引起的發熱(大鼠),顯示與酮洛芬及萘普生幾乎同等、吲哚美辛的約3倍的解熱作用。 毒理研究:致癌性、生殖毒性、遺傳毒性和長期毒性未見文獻報導。
類風濕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腰痛、肩周炎、頸肩腕綜合癥,以及手術后、外傷后及拔牙后的鎮痛消炎,急性上呼吸道炎癥的解熱鎮痛。
洛索洛芬鈉是一前體藥物,在吸收入血前對胃腸道無刺激,也沒有明顯治療作用,只有吸收入血后轉化成活性代謝物才發揮作用,因此,對胃腸道無明顯刺激作用,耐受性好,副作用低。消化系統不適較多見如腹痛、胃部不適、惡心、嘔吐、食欲不振、便秘、燒心等,有時會出現皮疹、瘙癢、水腫、困倦、頭痛、心悸等,偶見休克、急性腎功能不全、腎病綜合癥、間質性肺炎以及貧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嗜酸性粒細胞增多以及AST、ALT、ALP升高等。
1、洛索洛芬鈉片與香豆素類抗凝血藥、磺酰脲類降血糖藥同時應用時,會增加這些藥物的作用,這些藥物應減量使用。 2、與新喹諾酮類抗菌藥(依諾沙星等)合用有時會引起痙攣。 3、與磺酮類降血糖藥合用是,能增強這些藥物的降血糖作用,應注意減量。 4、與噻嗪類利尿劑合用時,能減弱這些藥物的利尿劑降血壓作用。 5、與鋰制劑合用時,可能增加血液中鋰濃度而導致鋰中毒,合用時應減量。
1、要注意用消炎鎮痛藥治療是對癥治療。 2、慢性疾病,手術后及外傷時應避免同一種藥物長期使用。 3、如長期用藥,要定期進行尿液、血液學及肝、腎功能等臨床檢查,如發現異常應采取減量、停藥等適量措施。 4、應用于因感染而引起的炎癥時,要合用適當的抗菌藥物,并仔細觀察,慎重給藥 5、避免與其它消炎鎮痛藥同用。 6、有消化性潰瘍既往史,心、肝、腎功能障礙及既往史,血液學異常及既往史,支氣管喘息、過敏癥既往史及高齡患者慎用
[1]CN201510061438.5 洛索洛芬鈉及其中間體的合成方法
[2]洛索洛芬鈉片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