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環氧大豆油和大豆油的區別:
大豆油可以食用,環氧大豆油不能食用這是最基本的區別。
環氧大豆油是一種化工原料,有些類似于聚氯乙烯之類的塑料制品;大豆油是豆油的制成品,是已經生產出來的最好的大豆油,是可以直接食用的大豆油大豆原油和豆油期貨是一個東西,是大豆經過初步加工后產生的原油,這種油含有很多雜質,對身體不好,需要再加工才可以出售給客戶食用。
關于環氧大豆油,下面我們來詳細介紹下:
環氧大豆油的英文名稱為Epoxidized Soybean Oil,簡稱 ESO,是以食用大豆油為主要原料經環氧化合成的一種化工產品,其主要成分為不飽和甘油脂肪酸酯的混合物,并含有微量的色素、磷脂、膠質等雜質,環氧大豆油產品不光具有相容性好、揮發性小、無毒等特點,而且可賦于制品優良的光穩定性、熱穩定性、耐水性以及耐油性等特點。可用作食品和藥品塑料包裝材料的增塑劑,也可用作皮革、油墨、涂料、合成橡膠以及液體復合穩定劑等。
【理化性質】
該產品在常溫下呈棕黃色至淡黃色的粘稠油狀液體,密度0.985±0.005(25℃),凝固點-10~5℃,沸點150℃(0.5kPa,伴有分解),閃點280-310℃,著火點310℃,粘度325mPa?s(25℃),折光率1.4713(25℃)。可溶于烴類、酯類、酮類、高級醇等有機溶劑,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急性毒性LD50(小鼠經口)大于22.5ml/kg,無致癌性和誘變性,屬實際無毒產品。 環氧大豆油的含氧三元環結構具有較大的張力,能與含有活潑氫原子的胺基、羥基、酸酐以及含不飽和鍵的基團聚合,也可以通過催化時環氧鍵之間開環接枝而制備出性質各異的聚合物,是一種非常有前途的聚合物工業原料。
【制備方法】
1.苯做溶劑過氧甲酸氧化法 該工藝以苯為溶劑,以硫酸作催化劑。甲酸和雙氧水在硫酸存在下,生成過氧甲酸,再與大豆油進行環氧化反應,生成環氧大豆油。反應方程式如下:
圖1為苯做溶劑過氧甲酸氧化法反應方程式
原料配比:大豆油(皂化值190mgKOH/g,碘值130~140gI2/100g)1000kg,雙氧水(40%)670kg,硫酸(98%) 3kg,甲酸(85%)140kg,苯(工業品)350kg(可回收)。 制備方法:將豆油、甲酸、硫酸和苯按上述所列的用量配比投入反應釜,攪拌混和均勻。在攪拌下緩緩加入40%含量的雙氧水。在滴加過程中,因反應放熱,物料溫度會升高,要適量通冷卻水和放慢加入速度,控制溫度在室溫上下。雙氧水加完以后,再攪拌一段時間,等物料溫度在不通冷卻水時仍不上升,甚至稍許下降,即可停止攪拌。反應液的分離精制包括靜置分層、分離廢酸水、堿洗、水洗、水蒸汽蒸餾、苯水分離、減壓蒸餾等各步驟。其中前4步可以直接在反應器中進行。
靜置后分為兩層,上層為油層,含產品和苯;下層為廢酸水。分出廢酸水以后,油層先用2%~5%的稀純堿液中和、洗滌,再用軟水洗至中性。水分離后,將油層進行蒸餾,餾出之苯水混合物經冷凝分離,可回收80%的苯返回應用。釜液進行減壓蒸餾,再經壓濾得成品。此法采用苯作溶劑,溶解性好,反應快,溫度低。但工藝生產流程長而且復雜,產品質量不穩定,成本高,設備多,“三廢”處理量大。
2.過氧甲酸氧化法 原料配比:精制豆油(碘值130~ 140gI2/100g)970kg,雙氧水(35%)650kg,穩定劑(適量),甲酸(85%)125kg,硫酸(適量)。 制備方法:在環氧化釜中加入大豆油、甲酸、穩定劑和微量硫酸,攪拌下滴加雙氧水進行反應。因整個體系為放熱反應,因而用冷卻水來控制反應溫度,使其在60~70℃之間進行環氧化反應,保溫反應8h左右。反應終止后冷卻、靜置分層,除去水分,油層用稀堿液進行堿洗,再用軟水洗滌至中性。在脫水釜中120℃真空脫水即得本產品。環氧化反應過程是放熱反應,溫度越高,反應越劇烈,最終將導致開環和繼續氧化,從而使副產物增多,產品色澤變深,質量下降。為了求得到最優的產品及最高的收率,新方法采取了對環氧化全過程(升溫、滴加雙氧水、降溫、保溫反應,冷卻)的自動化程序控制。由于過氧甲酸的氧化速率大于過氧乙酸,因此,縮短了生產流程,產品質量好,自動化程度高。使用中應注意甲酸和部分分解的一氧化碳的毒性。
3.過氧乙酸氧化法 原料配比:大豆油(皂化值≥190mgKOH/g,碘值>120gI2/100g)1250kg,乙酸(99%)250~350kg,雙氧水(28%~30%)500~700kg,硫酸(98%)25~35kg,氫氧化鈉(4%~6%)適量。 制備方法:在耐酸容器中加入冰乙酸及濃硫酸慢慢加入雙氧水,混合攪勻后在室溫下靜置20~30h,即制得無色透明、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過氧乙酸溶液。在反應釜中,先加入大豆油,在攪拌下升溫至60~80℃,然后慢慢加入1/2體積的過氧乙酸溶液。滴加時應勻速滴加,不宜過快,在2h左右滴完。過氧乙酸與大豆油反應時會放熱而溫度升高,應控制在60~80℃,滴完后,在60~80℃保溫2h。降至室溫,靜止分離,分離所得的油相再加入反應釜中升溫至60~80℃,繼續加入余量的過氧乙酸溶液,同樣應在2h左右滴完,滴完后在60~80℃保溫反應3~5h,降至室溫,靜置分離,用40℃稀堿溶液洗滌油相,堿洗后用60℃水進行水洗,洗滌至弱堿性(pH值8.5左右),油水分離后,加熱至120℃進行減壓蒸餾脫水,制得環氧大豆油成品。
4.離子交換樹脂催化法 用離子交換樹脂做催化劑,過氧乙酸做氧化劑,無溶劑法合成環氧大豆油。 原料配比:大豆油(皂化值190mgKOH/g)200kg,雙氧水(30%)110kg,乙酸(99%)30kg,離子交換樹脂(732型)8~ 12kg,氫氧化鈉、氯化鈉、純水(適量)。 制備方法:在反應釜中加入大豆油、離子交換樹脂及乙酸,加熱升溫至70~80℃,在攪拌下將雙氧水在40min內均勻地加在反應釜中,溫度升高時通冷水冷卻,保溫反應12~18h。反應結束后過濾,濾掉離子交換樹脂,靜置分層,油相用含2%~3%氫氧化鈉的飽和氯化鈉水溶液中和到微堿性(pH值達到8.5~9.0),然后用純水洗到中性,并且不含氯離子為止。靜置30min后,分離掉下部水層。將水洗后的粗品放入蒸餾釜中,減壓蒸餾脫水,即制得環氧大豆油。此法是制備環氧類增塑劑的良好方法。生產流程短、工藝簡單、能耗低,不用溶劑,設備投資少,無三廢污染,生產穩定、安全、產品不含任何有毒溶劑的特點。產品質量好,但環氧化時間長。
5.硫酸鋁催化法 甲酸與雙氧水在催化劑硫酸鋁的作用下反應生成環氧化劑,然后在一定溫度范圍內將環氧化劑加入到大豆油中,反應完畢后經堿洗、水洗、減壓蒸餾得到環氧大豆油。該工藝反應活性高,后處理容易,收率可以高達96%,與陽離子交換樹脂催化法相比,催化劑成本低,不足之處是所用催化劑需要嚴格控制Fe2+的含量,含鐵量過高,Fe2+在雙氧水存在下易起催化作用,加快雙氧水的分解,不利于環氧化反應的進行。同時,Fe2+還會引起物料溫度急劇升高,難于控制環氧化反應溫度。
6.相轉移催化氧化法 在無羧酸條件下,以乙酸乙酯為溶劑、甲基三辛基硫酸氫銨為相轉移催化劑,用30%(質量分數)過氧化氫溶液直接環氧化大豆油合成了環氧大豆油。實驗結果表明,無羧酸條件下,以過氧化氫為氧化劑可以成功地實現大豆油的環氧化,在溶液pH為2、反應溫度60℃、反應時間7h的條件下,產物的環氧值為6.27%,碘值為5.80g/100g。此方法避免了反應中生成過酸,副產物生成量減少,提高了產品質量。
【應用】
環氧大豆油屬于環氧類增塑劑,是一種廣泛用于塑料加工中的增塑劑和穩定劑。在工業聚氯乙烯(PVC)樹脂加工中,它既能吸收PVC樹脂分解時產生的HCl,阻滯PVC的連續分解,又能捕獲PVC樹脂降解時游離出的自由基Cl?,終止Cl?的自由基反應,可使PVC鏈上的活潑氯原子穩定,減緩降解速度,起穩定作用,延長PVC制品的使用壽命。若與金屬穩定劑協同作用,其穩定效果更為顯著。
同時,環氧大豆油與PVC的相容性極好,能快速均勻分散在PVC體系內,削弱PVC大分子間的作用力,增大分子間的活動性,使PVC的流動性得以改善,從而對PVC樹脂有增塑作用。此外,在PVC加工成型過程中,只要添加少量的環氧大豆油,就會改善操作條件,提高加工速度,降低能耗,提高PVC制品的表面質量,并不同程度地提高制品的各項物理性能,如耐熱老化性、耐折性等,對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經濟效益起到積極作用。 由于環氧大豆油具有良好的光、熱穩定性,以及增塑、耐抽出、遷移性小、揮發性低、相容性好、低溫柔韌性等特點,幾乎適用于所有的軟、硬PVC制品中,如各種薄膜、管材、片材、人造革、地板革、電線電纜料、冰箱密封條、塑料壁紙、墊片,以及其他日用塑料制品、制作要求很高的攝影膠片等。對戶外使用的PVC制品,為保證無毒、透明、耐熱、耐低溫、增韌、抗老化等性能,必須使用環氧大豆油。一般在PVC制品中加入2-10份環氧大豆油,即可大大改善其耐候性,顯著提高其穩定性。
環氧大豆油作為環保、增塑、穩定、可生物降解的增塑劑,完全符合美國FDA食品添加劑規則和歐盟RoHS環保指令和REACH法規,是國際公認的環保綠色增塑劑,廣泛應用于食品、藥品的包裝材料、兒童玩具、家庭裝飾材料、PVC軟制品,以及透明瓶、透明盒等領域。 此外,環氧大豆油在涂料、粘合劑等方面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因其具有價格便宜、光敏性較強、涂膜性能良好、分子鏈柔性好,粘度較低等特性,在涂料應用方面呈三大熱點:與丙烯酸反應制備環氧豆油丙烯酸酯體系涂料,陽離子光固化體系涂料,或將其混入到一些常用的涂料體系中作為改性劑使用,如在低VOC含量的醇酸涂料中添加環氧大豆油作為活性稀釋劑。
【主要參考資料】
[1]陳浩乾. 高品質環氧大豆油生產工藝優化及產業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9.
[2]王騰飛. 無溶劑合成環氧大豆油研究[D].大連工業大學,2014.
[3]李玉芳.環氧大豆油的開發和利用前景[J].精細化工原料及中間體,2011(02):20-23.
[4]王春利,曹安堂,東玉武.環氧大豆油的用途及其生產方法[J].山東化工,2006(05):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