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苯胺藍(醇溶)為綠色或紅棕色結晶粉末,微溶于醇,不溶于水,溶于濃硫酸呈棕黃色,稀釋后得藍色沉淀。制法:由4,4′-二氨基二苯甲烷、苯胺、苯胺鹽酸鹽、硝基苯及氯化亞鐵共熱(170℃),即得對位品紅,后者再與過量苯胺在苯甲酸存在下共熱至180℃而得。其用途:可作染料。
CN201610422991.1提供了一種基于石蠟切片和苯胺藍熒光染色法觀察匍匐翦股穎葉片組織胼胝質的沉積的方法,首次利用石蠟切片和苯胺藍熒光染色法觀察匍匐翦股穎葉片組織胼胝質的沉積,石蠟制片全程耗時2天,極大的縮短了匍匐剪股穎石蠟制片的實驗時間,突破了材料本身、環境因素所帶來的限制,可快速高效的完成石蠟制片過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基于石蠟切片和苯胺藍熒光染色法觀察匍匐翦股穎葉片組織胼胝質的沉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進行藥品的配制;
S11、將福爾馬林10ml、乙酸3ml、50%的乙醇87ml、5ml甘油混合均勻,得FAA固定液;
S12、將無水乙醇與二甲苯以1:1的比例混合配制成1/2二甲苯;
S13、稱取0.1g水溶性苯胺藍溶解于100ml濃度為0.07mol/L,pH=7的磷酸緩沖液中,得0.1%的苯胺藍熒光染色劑。
S2、制作石蠟切片;
S21、用鋒利的刀片快速取下寬度約0.8mm的匍匐剪股穎葉片,將葉片切割成長度約5mm左右小段,放入青霉素小瓶中,加入步驟S11所得的FAA固定液,固定12h;
S22、經FAA固定后,依次置換15%、30%、50%、70%、85%乙醇中進行梯度脫水,各脫水20min,于95%乙醇中脫水30mim,無水乙醇中脫水兩次,各20min;然后依次置換1/2二甲苯、二甲苯進行透明,于1/2二甲苯中透明1h,二甲苯中透明兩次,每次30min,至材料完全透明為止;
S23、在裝有所得透明材料的青霉素小瓶中加碎蠟兩次,第一次加入與瓶中二甲苯 等量的碎蠟,放入電熱鼓風干燥箱中溫度36℃保持1h至所加碎蠟完全融化后,加入瓶中液 體一半的碎蠟,放入電熱鼓風干燥箱中調節溫度至36℃過夜后,調節溫度至42℃,置換50% 石蠟保持1h后,溫度調至50℃,置換75%的石蠟保持30min后,調節溫度至60℃,依次置換純 石蠟A、純石蠟B、純石蠟C各30min,然后采用TKY-BMB型石蠟包埋機進行包埋,一個蠟塊中一 個材料,蠟塊的尺寸為:0.5cm×0.5cm×0.5cm,將包埋好的蠟塊冷卻后直接修塊,進行切片 或保存到4℃冰箱備用;
S24、采用輪式手動切片機進行連續切片,厚度10μm;將HH-6數顯恒溫水浴鍋溫度調節至45℃,在500ml大燒杯加入蒸餾水放入水浴鍋中,將切好的蠟帶放入燒杯中,待蠟帶完全展開后,將涂抹好蛋清甘油的載玻片伸入燒杯中,使蠟帶粘到載玻片上,將粘有蠟帶的載玻片自然晾干后,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展片效果,取展片效果好的片子置于電熱鼓風干燥箱中于38℃下烘烤,直到片子完全干燥;
S25、取干燥的片子,依次放到分別加有二甲苯、1/2二甲苯、95%的乙醇、85%的乙 醇、70%的乙醇、50%的乙醇、30%的乙醇、磷酸緩沖液、0.1%的苯胺藍染色劑的立式染缸 中;在二甲苯、1/2二甲苯中各5min,95%的乙醇、85%的乙醇、70%的乙醇、50%的乙醇、 30%的乙醇中各5S,磷酸緩沖液中10min,0.1%的苯胺藍染色劑中30min;然后將染色后的 片子取出,置于蒸餾水中30S,洗凈片子上的雜質后,過1/2二甲苯、二甲苯各10S,待片子干燥后采用中性樹膠封片;
S26、將所得的片子自然風干后,置于LeiCaDM6000B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并拍照。
[1] 化合物詞典
[2] CN201610422991.1 基于石蠟切片和苯胺藍熒光染色法觀察匍匐翦股穎葉片組織胼胝質的沉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