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色综合资源,亚洲、欧美、都市、激情、校园、乱伦,憨豆网现在改名叫啥,一级黄色日逼视频

當前位置: 首頁 > CAS號數據庫 > 7789-28-8 > 7789-28-8 / 氟化亞鐵的用途

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7789-28-8 / 氟化亞鐵的用途

背景及概述[1-2]

金屬氟化物不但可以進行鋰離子嵌入脫出反應,還可以和鋰發生化學轉換反應來貯存能量,其放出的容量遠遠高于傳統概論上的鋰離子嵌入/脫嵌反應。相對于傳統正極材料(LiCoO2、LiFePO4等)而言,氟化亞鐵具有較小的相對分子質量,所以其理論比容量較大;較強的Fe—F離子鍵使得兩者具有較高的電化學電勢,故氟化亞鐵具有較高的理論比能量密度。此外,氟化亞鐵資源豐富、成本低廉、環境友好、熱穩定性,故被認為是極具研究價值和應用前景的新一代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氟化亞鐵分子量93.84,白色菱形晶體或粉末。熔點1000℃,沸點約在1100℃(升華),相對密度4.0925。其四水合物為白色菱形晶體,相對密度2.095。其八水合物為綠藍色晶體,相對密度4.20,加熱至100℃失去全部結晶水。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及苯,溶于稀氫氟酸中。400℃時對氫穩定,紅熱時被氫還原為鐵。與鈉、鋁等金屬共熱時劇烈反應,與溴、碘或硫則無明顯反應。制法:將干燥的無水氯化亞鐵在干燥氟化氫氣流中加熱,制得無定形氟化亞鐵,加熱至1100℃以上則升華而得,或在400℃用氫氣還原氟化鐵而得。

用途[2-5]

氟化亞鐵用于有機化學中氟化反應的催化劑。其應用舉例如下:

1)制備一種PE改性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組成:PE-90-95份、聚合硫酸鐵1.5-2份、聚氯化鋁鐵0.5-1.2份、氟化亞鐵1.1-2份、檸檬酸鐵0.1-0.5份、六氧化碳0.1-0.2份、超氧化氫3-3.5份、三氧化二氫1.5-2份,其制備方法是按照重量份數將PE與超氧化氫及三氧化二氫室溫密閉攪拌混合60-100分鐘后與聚合硫酸鐵、聚氯化鋁鐵、氟化亞鐵、檸檬酸鐵、六氧化碳混合均勻,經平行雙螺桿擠出造粒制成。本發明改性材料安全無毒易清洗,耐高溫耐腐蝕,質地柔軟均一,具有良好自然的外觀色澤,應用于嬰幼兒叉、勺、磨牙棒及其它各種軟質注塑產品和部分硅膠替代品。

2)制備一種新型的鋅鐵基離子液體液流電池,屬于電化學領域,可廣泛應用于新能源的大規模儲能。本發明由于選用溶解力很強的離子液體來制備正負極電解液,因而獲得了高濃度的活性物質。對于負極的鋅基離子液體來說,前驅體氟化鋅與前驅體離子液體的摩爾比為(1-3):1。對于正極的鐵基離子液體來說,前驅體氟化亞鐵與前驅體離子液體的摩爾比為(1-3):1。本發明的能量密度可達到現有水介質鋅鐵液流電池能量密度的3倍以上。

3)制備一種自沉積涂料。它以高固含量納米級微乳液為基礎原料,加入顏料色漿、氧化劑、氟化亞鐵或氯化亞鐵、氫氟酸或鹽酸和適量去離子水,攪拌均勻即可。由本方法制得的涂料成膜性非常好,自沉積過程易于控制。該涂料可用于金屬基材的涂裝,也適合于小件金屬器件的涂裝。工藝簡單、操作方便,而且可節約原料、使用安全、有利于環境保護。

4)制備納米氟化亞鐵/C,屬于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本發明所述方法將草酸亞鐵和過量的粉末狀聚四氟乙烯充分混合研磨,將均勻混合物裝入氧化鋁坩堝,在氬氣環境下焙燒,其焙燒溫度為500~650℃,保溫溫度為1~3h。焙燒完成后,隨爐冷卻到室溫,得到焙燒產物即為氟化亞鐵/C;將產物取出,研磨后得到細小的納米氟化亞鐵/C粉末。本發明所述方法制備得到的納米氟化亞鐵/C具有粒度小、均勻、炭緊密包覆氟化亞鐵等優點;焙燒過程中的保溫時間較短,保證顆粒均勻細小,避免其長大。

制備[6]

一種高溫分解法制備氟化亞鐵納米材料的方法,步驟如下:

(1)將鐵源前驅體和氟化物置于高沸點溶劑中完全溶解,再與高沸點表面活性劑混合得到混合體系;所述鐵源前驅體為乙酰丙酮鐵、油酸鐵、羰基鐵或二茂鐵,所述高沸點溶劑為油胺、十八烯或二芐醚;

(2)將步驟(1)混合體系升溫至80℃~120℃,保持40~60min,使混合體系處于無水無氧狀態;

(3)繼續升溫,以15℃~20℃/min的速度升溫至190~340℃,并保持0.25~4h得反應產物;

(4)自然降溫至20~60℃,用有機溶劑充分清洗所述的反應產物,得到分散良好的氟化亞鐵納米材料。

氟化亞鐵的用途

主要參考資料

[1] 化合物詞典

[2] CN201610579328.2一種一步法合成氟化亞鐵/C正極材料的方法

[3] CN201610861336.6一種PE改性材料的制備方法和用途

[4] CN201610177668.2鋅鐵基離子液體液流電池

[5] CN00116308.6一種基于納米級聚合物分散體的自沉積涂料的制備方法

[6] CN201710494449.1一種高溫分解法制備氟化亞鐵納米材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