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色综合资源,亚洲、欧美、都市、激情、校园、乱伦,憨豆网现在改名叫啥,一级黄色日逼视频

當前位置: 首頁 > CAS號數據庫 > 7784-18-1 > 7784-18-1 / 氟化鋁的制備

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7784-18-1 / 氟化鋁的制備

背景及概述[1][2]

電解鋁工業的輔料主要是鋁用氟化鹽,其中冰晶石用于開啟電解槽,而氟化鋁則在鋁電解過程中使用。隨著技術和設備的進步,國內外的電解鋁用氟化鹽在20 世紀90 年代即漸漸用氟化鋁取代冰晶石。中國作為全球第一的電解鋁生產大國,也是電解鋁的消費大國,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國內市場對鋁的需求會有較大的增長,隨之必然帶動氟化鋁需求量的增長。據預測,在未來5~10 a,除電解槽啟動外,電解鋁正常生產將停止使用冰晶石,轉而使用氟化鋁作為主要電解液的調整添加劑。

氟化鋁AlF3,為無色三方晶體或白色結晶性粉末。無水物相對密度2.882 (25℃/4℃),升華溫度1291℃,溶于水和氫氟酸。無水物非常穩定,就是加熱也不分解而在1272℃升華,用氫氣也不能使其還原,在除水以外的溶劑中幾乎完全不溶,微溶于水(25℃0.559g/100g),向冰晶石里添加20%的氟化鋁,熔點就上升到700℃左右。氟化鋁可在鋁的電解冶煉及電解精制中作助熔劑用,并可用作陶瓷、搪瓷的助熔劑,焊條用包覆劑,透鏡,棱鏡的折射改進劑,以及催化劑等。

應用及市場[2-3]

氟化鋁主要用作鋁電解過程中的調整劑和助熔劑。作為調整劑,氟化鋁可以提高電解質的導電率,可以根據分析結果補充氟化鋁以調整電解液的成分,保持規定的電解質分子比;作為助熔劑,氟化鋁可以降低氧化鋁的熔點從而有利于氧化鋁的電解,控制電解過程的熱平衡,降低電解過程的能源消耗。此外氟化鋁還可用作有機化合物及有機氟化合物合成中的催化劑、陶瓷和琺瑯助熔劑及釉藥的組分,透鏡、棱鏡折射率的改善劑,用于制造紅外光譜“光損”小的氟化玻璃,還可以在酒精生產過程中作為抑制劑等。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鋁工業飛速發展,帶動了氟化鋁行業生產技術、設備、產品質量等大幅度的發展和提高。綜合國內外氟化鋁市場及生產現狀,總的來講氟化鋁供大于求,而從市場競爭的角度來看干法氟化鋁生產工藝和產品具有一定的市場空間。與此同時,中國的氟化鋁生產廠家還應認識到國內氟化鋁的生產技術落后,必須通過技術的改進來適應未來市場的發展,使中國氟化鋁行業站穩腳跟并發展壯大;同時現有氟化鋁生產企業,不但要生產出滿足市場需求的氟化鋁產品,更要做好氟化鋁生產廢水中氟化鋁及含氟廢氣的回收和利用,實現氟資源的綜合利用,促進和保證中國氟化鋁工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制備[3]

1.氫氟酸法

氫氟酸法也稱螢石法,其原理為:先用螢石和濃硫酸反應制得含氟化氫的水溶液或無水氟化氫,再加工制得氟化鋁產品。

1)濕法氫氟酸法:該方法是中國最傳統的氟化鋁生產工藝。其生產工藝條件為:將制得的氫氟酸溶液經加熱器預熱至90~95 ℃,在帶有攪拌的反應器中與含鋁氧化物(如氫氧化鋁或氧化鋁)于100 ℃下反應1.5 h,氟化鋁以A1F3·3H2O 的形式結晶析出。

2)干法氫氟酸法:干法制取氟化鋁生產工藝采用流化床為氣固反應體系,制得的氟化鋁產品水分含量極低、容重大、產品顆粒大、流動性好。該方法的生產工藝條件為:采用螢石和硫酸為原料,在預反應器中反應后進入轉爐繼續反應,產生的氟化氫氣體經除塵和洗滌后進入流化床反應器,與經過干燥的氫氧化鋁進行氣固相高溫反應,生成無水氟化鋁,冷卻后得到氟化鋁產品。

2. 氟硅酸法

氟硅酸法是利用磷肥(如磷酸銨、重過磷酸鈣、過磷酸鈣等)的副產物氟硅酸,與氫氧化鋁反應制得氟化鋁產品。采用氟硅酸法生產氟化鋁比傳統法的產品質量好,成品中氟化鋁質量分數大于96%,既可以提高煉鋁所得鋁產品的質量,還可以提高氟的回收率。這對減少磷肥生產中氟的污染大有好處,對氟的綜合利用也有較高的經濟效益。氟硅酸法生產氟化鋁的主要的方法有直接法、氨法和一水物法;主要流程有美國Alcoa 流程、奧地利Linz 流程、瑞士的Alusuiss 流程和法國的A-P 流程等。

1)直接法(又稱為OSW 法):該方法由奧地利首先開發,奧地利Chemie Linz公司早在20 世紀60 年代初就開發了用氟硅酸生產氟化鋁的工藝,并獲得數項專利。該工藝的流程主要為:在間歇式反應器中,將溶解度為18%~20%的氟硅酸溶液于70~80 ℃下預熱,氫氧化鋁加料采用干法加料,反應10 min 左右。二氧化硅在100 ℃左右沉淀,使用新式攪拌器可使結晶均勻,易于過濾。

氟化鋁的干燥采用德國BABCOCK 技術,利用回轉式干燥煅燒窯,使干燥和煅燒在同一設備中完成,采用重油燃燒氣,維持煅燒溫度在580 ℃左右。1972 年法國彼施涅公司開發出了與OSW 法工藝相似的A-P 法(Aluminium Pechiney)。該法與OSW 法的主要區別是:采用27~40 kPa 的帶式真空過濾機分離反應后的料漿,氟化鋁結晶采用攪拌漿技術,不必外加晶種,濕氟化鋁分2 步進行干燥與鍛燒。工藝流程見圖。

氟化鋁的制備

2)氨法:氨法有2 種工藝流程:TVA 流程,由美國納西流域管理局提出,為常壓氨法;UKF 流程,由荷蘭龍尼旺塑料公司提出,為低壓氨法。該方法的基本原理為:用過量的氨處理磷礦石,加工得磷肥副產氟硅酸液,再經凈化處理得氟化銨,然后加入氫氧化鋁或者氧化鋁使之生成銨冰晶石,最后加熱分解銨冰晶石即得氟化鋁產品。

3)一水物法:該方法其實是改進的OSW 法,由波蘭的Gliwice 無機化學研究所提出。該方法的基本原理為:將質量分數為15%的氟硅酸預熱到70 ℃左右,加入帶有攪拌器的反應裝置,氫氧化鋁以30 min 為時間周期,連續或者間歇地加入反應器。然后分離二氧化硅,最后在壓熱結晶器內用蒸汽直接加熱氟化鋁的過飽和溶液,控制反應溫度為150 ℃左右,則得正方α-晶型或六方β-晶型的一水物氟化鋁。

3. 銨冰渣法(氟鋁酸銨法)

銨冰渣是鋁材生產過程中表面腐蝕工藝處理析出的廢棄物,氟鋁酸銨工藝在中國已有專利,但尚未形成產業。若能開發利用銨冰渣制取氟化鋁,既能節約螢石等氟資源,又可以節省設備投資,降低生產成本,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該方法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濕法工藝,將銨冰渣和氫氧化鋁、硫酸(或鹽酸)按化學計量配比反應后,在不同的溫度下干燥脫水即可制得不同質量的氟化鋁產品。主要工藝流程見圖。

氟化鋁的制備

4. 鋁鹽法

用于制備氟化鋁產品的常見鋁鹽有氯化鋁、酸鋁、硅酸鋁、氟硅酸鋁等。其中氯化鋁法是將氯化鋁水溶液與氫氟酸加熱到400 ℃,除去氯化氫氣體而制得氟化鋁產品;硫酸鋁法是用硫酸鋁加熱處理低品位的螢石礦,生成CaSO4沉淀和氟化鋁溶液,經過濾、結晶、干燥、脫水即可制得氟化鋁產品;硅酸鋁最直接的來源是天然鋁礦,將其直接與氟化氫反應制得氟化鋁產品。

5. 碳酸氫銨法

碳酸氫銨法制氟化鋁主要步驟為:1)用碳酸氫銨與氟硅酸反應制得氟化銨溶液和二氧化硅沉淀;2)用氟化銨與氯化鋁反應制得氟化鋁產品。主要化學反應式為:

氟化鋁的制備

其中式(1)為銨化反應,可以用氨水代替碳酸氫銨,但得到的氟化銨含量較低。式(2)、(3)在同一設備中進行[,其中式(2)的氯化鋁可以換成硫酸鋁。碳酸氫銨法工藝流程圖:

氟化鋁的制備

6. 氟硼酸法

氟硼酸法是將氟硼酸溶液與氫氧化鋁和NH4OH反應生成AlF3·NH4F,在400~500 ℃下熱分解即可制得氟化鋁產品。該反應中的NH4OH 也可以用含氨的物質(如碳酸銨或者碳酸氫銨)代替。另外,還可以在75 ℃左右,加入氟化鋁晶種使HBF4與Al(OH)3反應24 h,得到氟化鋁結晶物,經洗滌、干燥、煅燒即可制得氟化鋁產品。

7. 鋁電解含氟廢物法

在電解鋁的過程中,所用原料中可能含有水分或者電解液面暴露與空氣中的水分發生反應而產生HF 氣體。目前中國普遍采用干法技術回收含氟煙氣制氟化鋁,干法技術是用某種特定的固體顆?;蚍蹱钗锪衔侥承怏w物質所進行的氣體凈化過程。采用電解用氧化鋁吸附煙氣中的HF 制得氟化鋁產品,由于Al2O3孔隙較高,比表面積較大,是兩性化合物,對酸性氣體HF 氣體具有良好的吸附性。

該法在20 世紀60 年代首先由北美的一些鋁廠采用,70 年代末該技術在國外有較大發展,中國從20 世紀80 年代后對此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工業應用成果。而濕法技術回收含氟煙氣過程中,由于反應需在酸性條件下進行,對設備有較大的腐蝕作用,所以工業上很少采用。

8. 其他路線法

除上述方法外,氟化鋁的制備方法還有黏土法、高嶺土法以及氟烷烴法等。黏土法和高嶺土法的原理都是將原料與酸液(通常都是氫氟酸)反應,浸取其中的Al3+,過濾濾渣,將所得濾液結晶,經干燥煅燒得到氟化鋁產品。有研究還將γ-Al2O3與三氟甲烷在>350 ℃的條件下反應制取氟化鋁。CHF3可用CF4代替,但反應溫度必須≥600 ℃。

主要參考資料

[1] 精細化工辭典

[2] 馮雙青, 馬明漢. 中國氟化鋁生產工藝及市場分析[J]. 無機鹽工業, 2006, 38(9): 17-18.

[3] 牛永生, 明大增, 李滬萍, 等. 電解鋁工業輔料—氟化鋁[J]. 無機鹽工業, 2012 (2012 年 05):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