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硫酸銅常溫下為深藍色大顆粒狀結晶體或藍色顆粒狀結晶粉末,有毒,無臭,帶有金屬澀味,將硫酸銅溶液濃縮結晶,可得到五水硫酸銅藍色晶體,俗稱膽礬、銅礬或藍礬,相對密度為2.284。膽礬在常溫常壓下很穩定,不潮解,在干燥空氣中會逐漸風化,加熱至45℃時失去二分子結晶水,110℃時失去四分子結晶水,150℃時失去全部結晶水而成無水物。無水物也易吸水轉變為膽礬。常利用這一特性來檢驗某些液態有機物中是否含有微量水分。將膽礬加熱至650℃高溫,可分解為黑色氧化銅、二氧化硫及氧氣。硫酸銅中的銅離子能破壞蛋白質的立體結構,使之變性。測定蛋白質濃度時常在蛋白質中加入堿,再加入硫酸銅溶液,此時溶液會變為紫色,這個反應被稱為雙縮脲反應。硫酸銅是較重要的銅鹽之一,在電鍍、印染、顏料、農藥等方面有廣泛應用。
鵝硫酸銅中毒的預防和治療
---臨診癥狀
---病理變化
---病因
---預防
---治療
使用硫酸銅防治魚病
---作用原理
---中毒案例
---注意事項
日常生活中硫酸銅的危害與注意事項
---健康危害
---操作注意事項
---儲存注意事項
硫酸銅是一種透明、藍綠色、易溶于水及有機溶劑的化學物質。主要用作微量元素添加劑或在飼料中添加硫酸銅以防止飼料發霉變質或在家禽發生曲霉菌病時用硫酸銅作為治療藥物。當鵝只食入過量的硫酸銅時會引起中毒。硫酸銅中毒,主要是腐蝕作用,表現對肝、心肌的實質性損害。
(1)急性中毒鵝只可見流涎,腹瀉,呼吸困難,步態不穩以致昏迷,最后以虛脫而死。
(2)嚴重中毒鵝只則表現先興奮,繼而抑制、衰弱,排出的糞便混有綠色黏液或脫落的黏膜碎片,死前出現昏迷、麻痹等現象。
(3)輕度中毒鵝只則表現精神稍為沉郁,兩翅下垂,羽毛松亂,肌肉營養不良,腿軟弱無力。
(4)慢性中毒鵝只主要表現為精神沉郁和貧血,早期為銅積累階段,肝銅濃度大幅度升高;中期為溶血危象前階段,肝功能明顯異常,血漿銅濃度逐漸升高;后期為溶血危象階段。
急性銅中毒:胃腸炎明顯,尤其是腺胃、十二指腸黏膜充血、出血甚至潰瘍。肌胃角質層脫落,肌肉層壞死。腎、肝實質器官變性,胸、腹腔內有紅色積液。
慢性銅中毒:鵝只以全身性黃疸和溶血性貧血為特征。血液呈巧克力色樣,排血紅蛋白尿。腹腔內積有大量淡黃色腹水。肝臟腫大,質脆,呈淡黃色。腎臟腫大,呈古銅色,被膜有散在斑狀或點狀出血。心外膜見有出血點,腸內容物呈深綠色。
用硫酸銅溶于水中服用時,其濃度應為1:3000~1:2000,連續飲用不得超過10天,如濃度達到1:1500即能引起中毒,1:400可迅速致死。在雞、鵝、鴨中,鵝對硫酸銅最敏感。鵝發生硫酸銅中毒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用硫酸銅治療某些疾病時,其用量過大或濃度太高或將硫酸銅加入飼料時攪拌不均勻。
為了防止鵝發生硫酸銅中毒,主要是用硫酸銅作為治療藥物時,應嚴格防止過量或濃度超高。
如鵝只輕度中毒,在停用硫酸銅后即可逐步康復。對急性中毒的病鵝,可灌服氧化鎂,每只鵝1克,同時灌服少量牛奶,或加入少許雞蛋白拌勻后灌服,每只5~10毫升。隨后再灌服硫酸鎂或硫酸鈉2克,效果更好。但嚴禁用植物油作為瀉劑。
硫酸酮能與蛋白質結合形成蛋白鹽沉淀,因而有較強的殺病原體的能力。對鰓隱鞭蟲、魚波豆蟲、午輪蟲、斜管蟲、指環蟲、雙身蟲、中華鳋等寄生蟲引起的魚病有顯著的防治作用,同時又能殺滅池塘中的青泥苔、水網藻、湖靛、椎形螺等,因而硫酸銅是各養殖場必備的良藥。然而,若不能正確使用,會收到不良的效果,甚至使魚中毒死亡。
江西省農科院一口0.5hm2,水深0.9m,多年未清淤的魚種池,1999年8月30日至9月3日死魚共計145kg,主要為鰱魚。因水質較肥,3日中午施硫酸銅8kg(合1.5g/m3)殺藻類,4日~5日全池死魚共計580kg。死魚先后依次為白鰱、鯉魚、鯽魚、草魚,淡水白鯧死亡極少。經檢查除鰓部充血外,體表未見有其他異常病狀。
原因分析:明顯的過量使用硫酸銅引起魚類中毒所致。據報道,白鯧對硫酸銅不敏感,全池潑灑濃度可達1.5g/m3,而鯉、鯽、白鰱則對其較敏感,魚種又比成魚敏感。
1999年9月1日,南昌縣萬湖水產場的兩口面積共0.67hm2,水深3m的成魚池,施硫酸銅11.5kg(合0.6g/m3),治療指環蟲病,翌日造成死魚達500kg。我們在現場注意觀察到瀕臨死亡的魚,呼吸明顯加快,有些魚體尚伴有痙攣癥狀。 例5:1999年7月25日,南昌縣富山鄉三山村專業戶官兵,在承包的一處水面6.67hm2,水深2m的封閉式老河道使用硫酸銅100kg(合0.75g/m3),當潑灑完硫酸銅后,即發現大批草魚、鯉魚、團頭魴、鯽魚死亡,達1500kg,而未見鰱鳙魚死亡。翌日也再未發生死魚現象。
原因分析:水質瘦,底泥少,水體消耗藥物能力弱。二是水深達3m,存在躍溫層,加上水體上下密度不同,形成上層藥物濃度高,下層藥物濃度低,這樣,常規用藥也會導致魚類在高藥層中毒。
1.測量池水體積和計算時務必準確。因為硫酸銅的安全范圍較小,一般情況,濃度應控制在0.7ppm(即每立方米水體用約量為0.7克),若濃度低于0.5ppm,殺蟲效果較差,濃度高于1ppm,魚就有中毒死亡的危險。
2.防止失效。硫酸銅不易溶于水,人們常用熱水溶解,但溫度不易高于60℃,否則會分解失效。
3.根據水質情況,增減藥量。因為水中溶解有機物特別是蛋白質及多羥基化合物能與硫酸銅形成復合物,降低硫酸銅的毒性。因此,若水質較肥,水溫較低時,可適當加大藥量,反之,減少藥量。同時不要在早晨魚浮頭和上午水溫較高時施藥,最好在下午4時~6時使用。
4.剛灑過豆漿的池塘不要馬上使用硫酸銅,因為豆漿的蛋白質,能與硫酸銅結合,而使硫酸銅失效。
5.使用過福美砷的漁池,要等福美砷藥性消失后才能使用硫酸銅,因為銅離子遇福美砷時能將砷析出,而砷是劇毒物質,可使魚中毒死亡。
6.用硫酸銅殺滅“湖靛”的池塘,要防止“湖靛”死后分解消耗大量氧,使池水缺氧,所以用藥后,要加強觀察,若發現缺氧應立即加注新水或用增氧機增氧。
7.小瓜蟲病禁用硫酸銅治療,因為硫酸銅不能殺滅小瓜蟲,反而會刺激小瓜蟲大量繁殖,加重病情。
8.發生卵甲藻病的池塘不能用硫酸銅治療,因為該池塘的水呈酸性,用藥后,會很快增加池水的酸性,使魚難以忍耐而致死。
9.硫酸銅常與硫酸亞鐵合用,硫酸亞鐵為輔助用藥,有收斂作用,主要為硫酸銅殺滅寄生蟲掃除障礙,尤其是中華鳋寄生時,如單用硫酸銅就殺不死,只有與硫酸亞鐵合用才有效。
硫酸銅對胃腸道有強烈刺激作用,誤服引起惡心、嘔吐、口內有銅腥味、胃燒灼感。嚴重者有腹絞痛、嘔血、黑便。可造成嚴重腎損害和溶血,出現黃疸、貧血、肝大、血紅蛋白尿、急性腎功能衰竭。對眼和皮膚有刺激性。長期接觸可發生接觸性皮炎和鼻、眼刺激,并出現胃腸道癥狀。
皮膚接觸: 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
眼睛接觸: 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 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就醫。
食入: 誤服者用0.1%亞鐵氰化鉀或硫代硫酸鈉洗胃。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密閉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手套。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酸類、堿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保持容器密封。應與酸類、堿類、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