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吡拉西坦(piracetam),化學名稱為2-(2-氧代-1-吡咯烷基)乙酰胺,商品名為腦復康。最早由比利時UCB研究所于1963年研制合成,我國于1980年由東北制藥總廠首先仿制成功,批量生產并上市銷售。研究表明,吡拉西坦具有激活、保護和修復神經細胞的作用,是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的藥物,是目前臨床廣泛應用的治療腦病后遺癥的藥物及促智藥,對多種原因所致的記憶減退及輕、中度腦功能障礙、老年性癡呆、兒童智能發育遲緩等有明顯的改善記憶作用。
吡拉西坦是γ-氨基丁酸衍生物,具有改善學習記憶,思維功能減退等認知功能,適用于急、慢性腦血管病、腦外傷、各種中毒性腦病等多種原因所致的記憶減退及輕、中度腦功能障礙的藥品,也可用于兒童智能發育遲緩。吡拉西坦的劑型有片劑、膠囊、注射劑,其中片劑和注射劑被列入國家醫保目錄。通過研究表明,能與谷氨酸受體結合,可直接激動NMDA受體,激發促記憶作用,也可以通過促進ACH釋放增加密膽堿的密度,增強記憶。還可以治療一氧化碳,氰化鈉、苯丙胺等中毒,改善產婦分娩期缺氧狀況等。其有抗物理因素、化學因素所致的腦功能損傷的作用;可以增強記憶,提高學習能力;對缺氧所致的逆行性健忘有改進作用。能促進腦內ADP轉化為ATP,改善腦內能量供應;可促進乙酰膽堿合成,增強神經興奮的傳導。
1.用于急慢性腦血管病、腦外傷、各種中毒性腦病等多種原因所致的記憶減退及輕中度腦功能障礙。
2.用于兒童智能發育遲緩。
1.口服:每次0.8~1.6g,每日3次,4~8周為一療程。兒童用量減半。
2.肌肉注射:每次1g,一日2~3次。
3.靜脈注射:每次4~6g,一日2次。7~14日為一療程。
4.靜脈滴注:每次4~8g,一日1次,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鈉注射液稀釋至250ml后使用。
1.消化道:常見有惡心、腹部不適、納差、腹脹、腹痛等,癥狀的輕重與服藥劑量直接相關。
2.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易激動、頭暈、頭痛和失眠等,但癥狀輕微,且與服用劑量大小無關。停藥后以上癥狀消失。
3.偶見輕度肝功能損害,表現為輕度轉氨酶升高,但與藥物劑量無關。
1.錐體外系疾病、Huntington舞蹈癥者禁用。
2.孕婦禁用。
3.新生兒禁用。
與華法林聯合應用時,可延長凝血酶原時間,可誘導血小板聚集的抑制。
在3L三頸瓶中安裝機械攪拌、恒壓滴液漏斗及刺形分餾柱,分餾柱上端連接溫度計、冷凝器和2L接收瓶。機械攪拌下,向三頸瓶中依次加入228.0mL(3.0mol)α-吡咯烷酮和1200mL甲苯,當反應體系溫度至50℃時,減壓條件下滴加質量分數為28.4%甲醇鈉(3.0mmol)的甲醇溶液(570.0g),并收集餾出液,滴加完畢,補加400mL甲苯,升溫至125℃,常壓蒸餾至餾分溫度為110℃為止,反應結束即得到α-吡咯烷酮鈉鹽(2),直接用于下步反應。
拆除分餾裝置,連接溫度計、冷凝器,冷凝器上方連接滴液漏斗。待反應體系溫度降至40℃時,緩慢滴加262.8mL(3.3mol)氯乙酸甲酯與300mL甲苯的混合溶液,注意控制滴速,使反應溫度維持在50~60℃。滴加完畢保溫反應5h。冷卻至室溫,抽濾,濾餅用甲苯(150mL×2)洗滌,濾液減壓蒸餾,收集100~105℃/1.33~1.60kPa餾分,得到淡黃色油狀物(3)434.7g,收率92.3%。高效液相色譜(面積歸一化法)檢測純度為99.6%[色譜條件:C18柱(4.6mm×200mm,5μm);流動相為乙腈-磷酸氫二鉀/磷酸緩沖溶液(體積比10∶90,磷酸調pH值為6.0);流速為1.0mL·min-1;檢測波長為205nm;進樣量為20μL]。
將255.5mL質量濃度為170g·L-1氨氣-甲醇溶液與235.6g(1.50mol)化合物3混合置于反應釜中,于40~45℃反應4h。反應結束后冷卻至室溫,抽濾,干燥濾餅,得白色固體(1)粗品192.1g,收率90.2%。在500mL三頸瓶中依次加入25.0g粗品吡拉西坦、100mL異丙醇,加熱回流40min,加入0.5g活性炭,回流攪拌1h。趁熱過濾,在磁力攪拌條件下濾除活性炭,得到白色粉末狀固體,置真空干燥箱中于50℃干燥濾餅過夜。得白色固體(1)純品20.5g,收率為81.76%,mp151.0~152.7 ℃(文獻:mp150~152℃),純度大于99.99%
[1] 吡拉西坦的合成工藝改進
[2] CN201910071056.9一種吡拉西坦共晶及其制備方法
[3] 新編臨床藥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