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金屬鉭是一種閥金屬,它可以在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而具有單向?qū)щ姷男再|(zhì)。鉭粉所制成鉭電容器的陽極膜化學性能穩(wěn)定、電阻率高、介電常數(shù)大、漏電流小。另外鉭電容器還具有工作溫度范圍寬、可靠性高、抗震和使用壽命長等優(yōu)點。因此,鉭粉是制作體積小、可靠性高的電容器的理想材料。當鉭粉作為電解質(zhì)電容器陽極材料時,粉體越細,則比表面積越大,比電容越大。要想在給定的容積中達到更高的容量,通常的做法是開發(fā)出具有更高比表面積的鉭粉。鉭粉的主要用途是制造鉭電容器。除了電容器制造技術的因素之外,鉭粉的質(zhì)量對電容器的性能也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目前衡量電子鉭粉電性能好壞的技術指標主要是純度、粒度和粒形等。通常認為鉭粉中雜質(zhì)含量越低,純度越高,其制得的容器漏電流越小,可靠性越高,使用壽命越長。鉭粉越細,粒形越復雜,孔隙度越大,比表面積就越大,這樣的鉭粉比電容高,但其制得的電容器漏電流大,耐壓值低。
鈉還原氟鉭酸鉀法制造的工藝是目前世界應用最廣,技術開發(fā)最成熟的一種鉭粉生產(chǎn)工藝。以現(xiàn)有的鉭粉生產(chǎn)工藝水平,比表面積可以達到4.5m2/g。這種還原工藝可以通過使用更高的稀釋鹽和燒結延緩劑來實現(xiàn),從而生產(chǎn)并維持高的比表面積。利用這一工藝要經(jīng)濟地生產(chǎn)出比表面積大于4.5m2/g的高品質(zhì)的鉭粉是很困難的。用于制備固體電解電容器的鉭粉有很多特定的要求,這些粉末必須具有0.4m2/g ~10m2/g的表面積;需要良好的成形和浸漬特性;合適的顆粒和孔隙大小分布。
為了消除固體電解電容器中的損失(殘余電流),其需要高純度并精確控制雜質(zhì)和摻雜物;鉭粉還需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和壓制性能。美國專利US3012877所公開的金屬鈉熔鹽熱還原氟鉭酸鉀的方法,在制備超細鉭粉時要加入大量的鹵化物稀釋劑,除了容易引入過量的雜質(zhì)外,還導致生產(chǎn)率嚴重降低。其缺點包括成本高,污染大,不能連續(xù)生產(chǎn)等。用五氧化二鉭還原制造鉭粉的應用也呈增加的趨勢。
多年來,鉭粉生產(chǎn)者對由鉭氧化物直接制備鉭粉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希望獲得成本低、污染小、性能優(yōu)的鉭粉制備工藝。中國專利CN101574741研發(fā)出一種稀土金屬或稀土金屬氫化物多步還原制取高比容鉭粉的方法。該方法采用三步還原法,避免了一步和兩步法過程中還原劑加人過多,放熱量大,還原溫度高現(xiàn)象,制備出了高比容的鉭粉。為獲得流動性好的鉭粉,需要在第一步還原反應之前對氧化鉭粉末進行團化和摻雜處理。該方法用五氧化二鉭與稀土金屬直接接觸,反應時間非常短,放熱量大,為不可控反應。鉭粉的粒徑是由還原溫度決定的,由于不能 完全控制反應溫度,就很難再現(xiàn)性得到具有適合制造電容器的粒徑的粉末。
CN201610236819.7提供一種成本低、比容高的鉭粉制備方法。技術方案為:一種鉭粉制備方法,其步驟:
(1)、按重量比取粉狀超細、球形五氧化二鉭300g~500g和碳質(zhì)還原劑95g~165g,將它們?nèi)苡谌ルx子水或蒸餾水中,并攪 拌均勻,制得溶液或混合液;
(2)、將上述制得溶液或混合液放入壓濾機中,加0.1MP~0.2MP 的壓力進行壓濾,得到濾餅;
(3)、將濾餅在100~200℃條件下加熱1~2小時,在50~100℃ 條件下干燥2~5小時,然后破碎、過70目篩。最后得到含有氧化鉭和碳源的前驅(qū)體粉末;
(4)、將前驅(qū)體粉末置于真空爐中,在真空下1450℃保溫1小時,升溫到1700℃保溫10~30分鐘進行碳還原處理。冷卻時,引入少量空氣進行鈍化處理,然后出爐、破碎、并過70目篩,得 到低含氧量的氧化鉭粉末。此時粉末的含氧量為5wt%~10wt%;
(5)、低含氧量的氧化鉭粉 末與相對于粉末氧含量化學計量的0.8~1.5Wt%鎂粉混合,放入反應釜中進行第一次脫氧 處理,溫度780℃~860℃,保溫4~8小時;冷卻到環(huán)境溫度后,分步引入少量空氣進行鈍化處理;
(6)、脫氧出爐后,用10%~15%Wt硝酸洗滌多余的鎂和氧化鎂,并用去離子水洗滌至 中性。真空烘干粉末,溫度60℃,時間12小時,并過70目篩,得到高氧鉭粉,此時粉末的含氧 量為1.5wt%~4wt%;
(7)、相當于鉭粉末中所需150ppm的含磷量的NH4H2PO4溶液混入過完 篩的高氧鉭粉,然后放入真空干燥箱,溫度60℃,時間12小時烘干;
(8)、烘干后的粉末與相對于粉末氧含量化學計算量的1~1.5Wt%鎂粉混合,進行第二次脫氧處理,溫度780℃~860℃時間3~5小時,當脫氧冷卻降溫到170℃~300℃時,進行滲氮處理,冷卻到環(huán)境溫度后,分步引入少量空氣進行鈍化處理;
(9)、脫氧出爐后,用10%~15Wt%硝酸洗滌多余的鎂 和氧化鎂,并用去離子水過濾洗滌至中性;
(10)、真空烘干粉末,溫度60℃,時間12小時,并過70目篩,得到電容器級鉭粉。
多孔醫(yī)用金屬植入材料具有治療骨組織創(chuàng)傷和股骨組織壞死等重要而特殊的用途,現(xiàn)常見的這類材料有多孔金屬不銹鋼、多孔金屬鈦等。作為骨組織創(chuàng)傷和股骨組織壞死治療使用的多孔植入材料,其孔隙度應達30~80%,而且孔隙最好全部連通與均勻分布,或根據(jù)需要孔隙部分連通與均勻分布,使之既與人體的骨組織生長相一致,又減輕了材料本身的重量,以適合人體植入使用。而難熔金屬鉭,由于它具有優(yōu)秀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學性能,其多孔材料有望作為替代前述等傳統(tǒng)醫(yī)用金屬生物材料,成為主要作為骨組織壞死治療的生物材料。
由于金屬鉭對人體的無害、無毒、無副作用,以及隨著國內(nèi)外醫(yī)學的飛速發(fā)展,對鉭作為人體植入材料認知的進一步深入,人們對人體植入用多孔金屬鉭材料的需求變得越來越迫切,對其要求也越來越高。其中作為多孔醫(yī)用植入金屬鉭,如果能具有很高的均勻分布連通孔隙以及與人體相適應的物理機械性能,則是保證新生骨組織正常生長的重要連接件構成材料。CN201010547676.4提供一種醫(yī)用植入材料多孔鉭的制備方法,本發(fā)明方法制得的多孔鉭材料生物兼容性和生物安全性好,同時還具有好的力學性能,特別適用于作為人體承重輕的部位的醫(yī)用植入材料。
[1] CN201610236819.7 一種鉭粉制備方法
[2] CN201010547676.4 一種醫(yī)用金屬植入材料多孔鉭的制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