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西洛他唑通過選擇性抑制磷酸二脂酶 PDE 3 的活性,阻礙腺苷酸環化酶 cAMP 降解、轉化,使 cAMP 在血小板和血管平滑肌細胞、內皮細胞、心肌細胞和脂肪細胞內的含量升高,從而起到抗血小板聚集和擴張血管的作用,防止血栓血管阻塞。
其主要的藥理作用是抗血小板作用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1.西洛他唑的臨床應用
1)心血管系統
在冠狀動脈狹窄支架置入術后再狹窄中的作用在支架置于入術后,用西洛他唑可減少新生內膜的增生和重構,減少支架置入術后遠期心臟主要不良事件的的生率。郭繼武等報告,用西洛他唑、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三聯治療 PCI 后再狹窄,可降低再狹窄的發生率,增加術后最小內直徑,降低病死率。
2.在心律失常中的應用
西洛他唑對緩解心房顫動伴隨的心動過緩癥狀具有良好的效果,這種療效與其抑制心肌細胞的 PDE3 影響竇房結和房室傳導有關。西洛他唑對心動過緩有治療作用。西洛他唑不僅能強烈抑制血小扳聚集,且可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從而引起心率增快。
1)與其他藥物聯用治療不穩定心絞痛
用西洛他唑聯合曲美他嗪和低分子肝素鈣治療不穩定心絞痛,具有減少心絞痛地發作次數、縮短疼痛持續時間、延長發作間隔等作用。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安全。
3.高脂血癥的調節作用
用阿托伐他汀聯合西洛他唑治療混合性高脂血癥發現,治療 3 個月后,可顯著升高 HCD - C,降低血清 TG。阿托伐他汀和西洛他唑聯合治療后,患者的 HS - CRP 明顯降低,與單用阿托伐他汀組比較差異顯著。這證實西洛他唑具有抗炎作用,可降低 ACS 患者 TNF - TCRP 水平。可見在他汀類藥物治療基礎上聯合西洛他唑對抑制炎癥、穩定斑塊效果更好。
1)西洛他唑治療間歇性跛行
Meta 分析結果顯示,西洛他唑明顯提高間歇性跛行患者步行距離。ACC/AHA 及 TASCII 推薦西洛他唑 100 mg,2 次/日,能有效改善 PAD 患者間歇跛行癥狀,增加步行距離。
4.糖尿病并發癥的治療
1)治療糖尿病腎病
西洛他唑能有效降低體內存在的高粘及高凝狀態,顯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對早期、輕型 DN 有確切療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DN)糖尿病并發癥 DN 的發生率高達 60% ~ 90%。西洛他唑可減輕糖尿病外周神經病變。聯合西洛他唑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優于單用神經營養藥物。
5.在糖尿病性勃起障礙應用
用西洛他唑加通心絡腦囊可治療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礙。西洛他唑通過改善細小動脈甚至是微血管的循環狀態,從而改善及防止神經障礙。末捎神經功能分析說明,西洛他唑可以改善神經功能,可明顯改善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礙患者的勃起功能。
6.在缺血性卒中二級預防中的應用
研究表明,西洛他唑組的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的發生率較低,腦出血并發癥顯著低于阿司匹林組。表明西洛他唑安全性好,可能更適用于出血性風險較高的的缺血性卒中的二級預防患者; 尤其適于阿司匹林抵抗或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西洛他唑對亞裔人群可能是更適合的替代藥品。與阿司匹林相比,西洛他唑可降低 26%的二次卒中風險。表明對缺血性卒中患者預防二次卒中,西洛他唑優于阿司匹林,且出血事件較少。
1)對動脈粥樣硬化的預防及治療
研究表明,頸動脈中膜厚度( IMT) 增厚患者發生卒中的危險增加 73%。西洛他唑可抑制動脈粥樣硬化進展。西洛他唑有穩定 2 型糖尿病患者頸動脈 IMT 的效應,并可能預防無癥狀性腦梗死的發生。胡君莉報告,西洛唑治療腦動脈硬化 30 例,癥狀有明顯的改善。
2)對血管狹窄的預防作用
顱內動脈狹窄有動態變化過程,西洛他唑有可能防止顱內動脈狹窄的進展。治療 6 個月,西洛他唑使腦梗死患者顱內動脈狹窄進展發生率下降 77%。對多發性腦梗死患者的認知功能和腦血流的影響 西洛他唑可改善慢性腦梗死患者的腦血流,對腦低灌注誘導的認知功能障礙有改善作用。楊燕等報告,多發性腦梗死患者口服西洛他唑 6 個月后,MMSE 評分提高P300 潛伏期縮短,表明可改善腦梗死患者的認知功能。
3)對腦缺血后神經元損傷的保護作用
近年發現西洛他唑對實驗性腦缺血具有保護作用,可減輕局灶性腦缺血的梗死灶。雙盲臨床試驗發現,西洛他唑對 2 型糖尿病病人腦梗死有預防作用。
主要藥物不良反應:
頭痛、心悸、心慌、惡心、嘔吐、腹脹、黃疸及轉氨酶升高等。還有皮疹、蕁麻疹及皮膚瘙癢。
綜上所述,西洛他唑是一種新型抗血小板制劑,有抗動脈血栓形成、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進行性血管狹窄的功能。可廣泛用于糖尿病并發癥的治療,還可以調節血脂及擴張動脈血管,起到穩定斑塊作用。在缺血性腦卒中的二級預防中有明確抗血小扳聚集作用,且還有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及降低出血風險。更適合于阿司匹林抵抗或不能耐受者,尤其對亞裔人群,可能是更適合的抗血小扳聚集的替代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