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背景及概述】[1][2]
磺胺類藥物(sulfonamides;sulfa drugs),是一種產(chǎn)量大、品種多的合成抗感染藥物,在藥物的發(fā)展與生產(chǎn)中占有重要地位。1932年發(fā)現(xiàn)百浪多息,開創(chuàng)了化學治療的新紀元。1935年,Trefonel及其同事證明了磺胺類藥物是產(chǎn)生抗菌作用的基本結(jié)構(gòu)。縱觀磺胺藥 物的發(fā)展,早起合成的磺胺類藥物已大部分被淘汰,只有磺胺嘧啶仍應用于臨床。現(xiàn)在多用于治療敏感細菌及其他敏感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此外磺胺類藥物也是廣泛應用于獸醫(yī)臨床的廣譜抑菌藥物,對多種革蘭氏陽性細、菌和某些革蘭氏陰性細菌具有較顯著的抑菌效果,同時對某些真菌、衣原體、球蟲和弓形蟲等亦有抑制作用。
磺胺嘧啶為白色或類白色的結(jié)晶或粉末,無臭,無味,遇光色漸變暗。在乙醇或丙 酮中微溶,在水中不溶,在氫氧化鈉試液或氨試液中易溶,在稀鹽酸中溶解。磺胺嘧啶無論對人類還是畜禽均為較好的磺胺藥,其最主要的特點是蛋白結(jié)合率低、易擴散至腦脊液而成為腦和腦膜感染的首選抗菌藥物。磺胺嘧啶作為磺胺類藥物的一種,其性質(zhì)穩(wěn)定、抑菌譜廣、毒性小、口服易吸收且價格低廉,是畜牧業(yè)上應用最廣泛、應用量最大的藥物之一。但是由于它在體內(nèi)的作用時間和代謝時間較長,易殘留在動物體內(nèi),通過任何途徑都可能在人體中蓄積。藥物蓄積濃度超過一定值對人體機能是有害的,長期蓄積則會導致磺胺藥抗藥性的產(chǎn)生,造成耐藥菌的流行性感染,且有潛在的致癌性。因此,歐盟對牛奶和肉類食品中的磺胺類藥物制定了最高允許值,即磺胺類藥物總量不得超過100μg/kg,單個磺胺類藥物的濃度不得超過25μg/kg。2002年12月我國農(nóng)業(yè)部公告第235號文件規(guī)定在所有食品動物的肌肉、脂肪、肝和腎中磺胺類最高殘留限量100μg/kg,并將磺胺嘧啶列作為重點監(jiān)控的對象。
【適應癥】[3]
磺胺嘧啶可用于腦膜炎、球菌腦膜炎的防治,對輕度呼吸、泌尿系統(tǒng)感染與TMP聯(lián)合使用更佳。
【規(guī)格】[3]
片劑:0.5g;注射劑:2mL∶0.4g,5mL∶1g。
【用法用量】[3]
口服:成人每日0.5~ 2.0g,每日2次;小兒每日按體重15~ 20mg/kg,分1~ 2次服。治療流腦:成人一日4次,首劑加倍。小兒,首劑每次30mg/kg。
肌注或靜注,成人:0.5~ 1.0 g,一日1~ 2次(深部肌肉注射,靜脈注射應稀釋成5%水溶液)。小兒每日按體重15~ 20mg/kg,一日1~ 2次。
【藥理作用及作用機制】 [4]
作用機理是抑制細菌二氫葉酸合成酶。磺胺嘧啶是中效磺胺,T1/2約17小時。抗菌譜廣,對大多數(shù)革蘭陽性菌及革蘭陰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對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腦膜炎球菌、淋球菌、鼠疫桿菌、流感桿菌抑制較強。單獨使用時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產(chǎn)氣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等易產(chǎn)生耐藥。
【藥代動力學】[5]
磺胺嘧啶為中效腸道易吸收類磺胺藥。口服后主要在小腸上部吸收,2~4 小時達血藥濃度高峰。吸收后廣泛分布于全身各組織及體液中,以肝、腎中含量最高。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nèi),也可透過血腦屏障,分布到腦脊液中,其進入腦脊液的量高達血藥濃度的40%~80%,為治療流腦的首選藥物。本藥排泄較慢,其t1/2為17小時。
【藥物相互作用】[3]
磺胺嘧啶與甲磺丁脲等口服降血糖藥、香豆素類抗凝血藥(包括華法令)等合用,可增強這些藥物作用;與對氨苯甲酸、對氨水楊酸等合用,可減弱本品作用;與保泰松、水楊酸類和吡唑酮類解熱藥合用,可增強本品作用;治療泌尿道感染時,勿與烏洛托品合用(因后者釋出甲醛與磺胺藥形成沉淀);不能與水解蛋白、氫化可的松或甲基潑尼松混合使用。
【不良反應】[3]
腎臟損害,表現(xiàn)為結(jié)晶尿、血尿、嚴重者尿少、尿閉。過敏反應表現(xiàn)為藥熱、皮疹、血清病樣反應、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胃腸道刺激癥狀。
【注意事項】[5]
服藥期間應多飲水,與等量碳酸氫鈉一同服用。
1. 對磺胺藥過敏者禁用。
2. 孕婦、哺乳期婦女不宜應用。
3. 老年人、肝功能損害、腎功能損害者慎用。
【制備】[6]
1. 以對乙酰氨基苯磺酰氯為起始原料的路線
以對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和2-氨基嘧啶為起始原料,在無水吡啶作縮合劑的條件下 進行反應,經(jīng)堿性水解、酸中和等步驟,即可得到游離的磺胺嘧啶化合物,反應方程式如下:
縮合:
水解以及精制。
2.以磺胺脒為起始原料的合成路線
以磺胺脒(Sulfamidine,SG)與相應的具有反應活性的“三碳化合物”進行縮合反 應。如以丙炔醇為原料合成的Et2NCH=CHCHO,以乙烯基乙醚為原料合成的[(CH3)2N+=CN-CH= CHOC2H5]O-PCl2等“三碳化合物”。
【主要參考資料】
[1] 張從良; 王巖; 王福安. 磺胺嘧啶在水中的微生物降解研究.生態(tài)環(huán)境, 2007, 16.6: 1679-1682.
[2] 杜道林;張懌韡.一種檢測磺胺嘧啶的酶聯(lián)免疫試劑盒及其檢測方法. CN201210438069.3,申請日2012-11-06
[3] 口腔臨床藥物手冊.
[4] 臨床常用藥物.
[5] 全科醫(yī)生藥物手冊.
[6] 帥放文;王向峰;章家偉.一種磺胺嘧啶的合成方法. CN201510787846.9,申請日201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