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大家對維生素D并不陌生,它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被看作是一種作用于鈣、磷代謝的激素前體。它與陽光有密切關系,所以又叫“陽光維生素”。那么維生素D3呢?
維生素D3又稱膽鈣化醇,是維生素D的一種,被證明是維生素D在體內的真正活性形式。目前已知的維生素D至少有10種,但最重要的是維生素D2(麥角骨化醇)和維生素D3(膽鈣化醇)。
2011 年 Heaney 等對 33 名健康成年人隨機補充 D2 或 D3 50,000 IU/ 星期,共 12 星期。結果表明,D3 提高和維持血清 25(OH)D 濃度比 D2 高約 87%,D3 脂肪儲存維生素 D 量比 D2 高 2-3 倍。鑒于維生素 D3 有更大效能和更低成本,糾正維生素 D 缺乏時,應該首選維生素 D3。
中國老年學學會骨質疏松委員會《維生素 D 與成年人骨骼健康應用指南 (2014 年標準版)》:推薦維生素 D3 作為首選制劑用于治療維生素 D 缺乏。這與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和英國骨質疏松學會觀點一致。
《兒科臨床藥理學(2015 版)》認為 D2 和 D3 功效差異很大,D2 的功效是 D3 的 1/3~1/2。
由此可見,補充維生素 D 效果上D3更技高一籌。
維生素D3, 補鈣不能忽視的好搭檔
維生素D在維持血鈣和磷水平穩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骨骼正常礦化過程、肌肉收縮、神經傳導以及細胞基本功能都是必需的。
維生素D參與鈣轉運蛋白和骨基質蛋白的轉錄以及細胞周期蛋白轉錄的調節,增加體內特殊細胞的分化。維生素D的這種特性可以解釋其在骨吸收、腸腔內鈣轉運以及皮膚中的作用。
長期維生素D缺乏與兒童佝僂病和成人的骨質軟化癥有關。維生素D缺乏仍然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尤其是那些生活在高緯度地區,或者那些皮膚接觸日光較少的人群。
這里我們主要談一下維生素D3。它主要是由人體自身合成的,人體的皮膚含有一種膽固醇,經陽光照射后就變成了維生素D3。所以,如果能充分接受陽光直射皮膚4~6小時以上的話,自身合成的維生素D3,就基本上能滿足。但是空氣的污染、各地天氣變化等問題的影響下,人群接受日照的時間都在減少,因此全世界范圍內維生素D均呈現廣泛缺乏的現象。還需要考慮的有,紫外線照射可能帶來的皮膚癌上升等問題。
在日光照射不足或缺乏日光照射的條件下,食物中的維生素D就成了體內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然而,一般的植物性食物、水果和干果類食物中所含的維生素D極少,動物性食物中雖含有少量維生素D,普通膳食中的含量根本難以滿足機體的需要。
日光照射的不足或膳食中維生素D的缺乏,加之溫帶、寒帶日照較少,特別是在冬季或多雨、多霧地區,日光照射的不足或膳食中維生素D的缺乏,讓我們不得不直面維生素D缺乏的風險。維生素D缺乏癥,表現為一種骨骼疾病,在兒童稱為佝僂病,成人則稱為骨質軟化癥和骨質疏松。
從實際生活中補充到人體足夠需要的維生素D很難做到,為了保證營養均衡,又能更好的增加免疫力,可以請復合型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膳食補充劑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