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鄭商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開戶并參與甲醇期貨交易的企業法人戶為315戶,較去年10月甲醇期貨上市時的85戶有顯著增加。但期貨日報記者近日在甲醇主產區——鄂爾多斯走訪時了解到,當地甲醇企業與華東、華南等地區相比,參與甲醇期貨市場的積極性明顯偏低。
“去年甲醇期貨上市以來,我們只是嘗試接觸和了解,目前還沒有正式入市操作,還在做前期準備工作。”內蒙古遠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當地一家大型甲醇生產企業,該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雖然西北地區是甲醇的生產集中地,相關企業數量眾多,但這些企業參與甲醇期貨有一定的局限性。當地甲醇企業規模較小且經營分散,企業經營理念較為傳統,懂期貨的人很少,許多企業對期貨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的功能認識不足。
此外,由于甲醇交割廠庫集中設在江蘇、山東一帶,即使西北地區企業有心參與甲醇期貨,交割過程中的運費成本以及在遠距離運輸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其他風險也是這些企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據了解,西北地區的資源優惠政策令當地的生產企業在成本控制上有一定優勢。“有較穩定且成規模的下游采購商,當地企業定價權較高,可以通過內部調節規避部分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一德期貨賈秋翌也表示,這也是西北地區甲醇企業對期貨市場比較“慢熱”的原因之一。
交割廠庫的設置只有秉著滿足實際需求、合理發展的原則,才能在期貨和現貨市場之間搭建橋梁,滿足不同地區以及處于產業鏈不同環節各方的需求,有效提升期貨市場的參與度。“如果能效仿華東地區設置甲醇交割倉庫,無疑能為西北地區生產企業參與甲醇期貨提供便利。”賈秋翌稱,在當地設廠庫,有利于刺激該地區的甲醇生產企業進一步關注甲醇期貨,進而參與進來,還可以促進國內甲醇貿易與物流的發展,形成統一的市場。
鄂爾多斯一家大型的甲醇企業負責人表示,在西北地區設立甲醇交割廠庫,當地生產企業可以增加銷售渠道,而第三方企業申請交割庫,還可以在倉儲費項目上增加收入來源。
信息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