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東方網記者解敏11月4日報道:“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的禮物”——這是獲得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屠呦呦向外界表達的獲獎感言。屠呦呦讓全中國乃至全世界認識了青蒿素。
其實,青蒿素除了在治療瘧疾方面的獨特功效外,在其他疾病中同樣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記者在今天舉行的上海科普大講壇上獲悉,今年,用青蒿素衍生物來治療紅斑狼瘡的研究已經獲得了
國家食藥監局的臨床研究批文,目前正在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展開臨床試驗。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是一種多發于青年女性的,極難治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上長期缺乏新型治療藥物。由于青蒿素獨特的過氧橋等分子結構在自然界中極為難得,自2000年起上海藥物所就針對它的類化合物,開展了免疫學方面的研究。經過15年不懈的努力,通過化學結構改造,合成了一系列新型青蒿素衍生物,證實它具有免疫調節活性,能夠抑制自身免疫異常反應,恢復機體的免疫平衡。并最終確定了馬來酸蒿乙醚胺作為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最有效成分。此前上海藥物所已完成了在老鼠身上的試驗。若能進一步取得臨床試驗成功,青蒿素衍生物將成為治療紅斑狼瘡的有效藥物,這將是科學上的又一個重大成就。
本次科普講壇的主講人,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表示,屠呦呦這次獲得諾獎,再次引起了世人對中醫藥的關注。中醫藥擁有2000多年的歷史,除了青蒿素外還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寶貴財富。青蒿素的成功再一次提醒我們,過去的東西用現代的方法開發,古老的中藥與現代的工藝相結合,將會取得更多原創性的成果。
【擴展閱讀】
青蒿素是一種治療瘧疾效果最好的藥物,是從中藥青蒿中提取的有過氧基團的倍半萜內酯藥物,具有高效、速效、清熱解暑、退虛熱、殺原蟲、低毒等特點,目前全球各地使用青蒿素為基礎用以治療瘧疾的聯合療法(ACT)療效達到90%以上,已廣泛應用于世界各國對瘧疾的治療。它對瘧原蟲紅內期有強大且快速的殺滅作用,能迅速控制臨床發作及癥狀。同時雞球蟲病、豬附紅細胞體病、弓形體病、陰虛發熱、濕熱黃疸、對間日瘧、惡性瘧、腦型瘧及抗氯喹瘧疾都有突出療效。
青蒿素是由中國科學家首次研制成功的,是從我國民間治療瘧疾草藥黃花蒿中分離出來的有效單體,中國這種原料植物生長的主要國家之一,研發需求起源于六十年代的越戰,瘧原蟲已經對當時的特效藥氯奎產生了抗藥性,當時很多士兵不是死于戰爭,而是死于瘧疾。
由于在柬埔塞及泰國邊境地區已出現了青蒿素耐藥性,世界衛生組織主張采用復方制劑而非單體制劑。在這種環境下,全球第一個以青蒿素藥物為基礎的復方抗瘧藥--復方蒿甲醚在中國研發成功,但由于中國藥企對于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目前世界上只有諾華公司擁有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復方蒿甲醚國外銷售權,以成本價將該藥提供給WHO,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在這場商站中我國只能扮演一個原料藥生產大國的角色。
信息來源:東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