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游離膽紅素、結合膽紅素、尿膽原、尿膽紅素……這么多膽紅素很容易讓人發懵,現在,從基礎到臨床,一文教給你!
血清膽紅素的測定是肝、膽功能檢查中的一項重要檢測項目。能準確地反映黃疸的程度,對臨床診斷隱性黃疸有重要意義。
膽紅素是膽色素的一種,是人膽汁中的主要色素,包括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
紅細胞衰老后,釋放血紅蛋白,血紅蛋白中的的血紅素經體內代謝為不溶于水的間接膽紅素(又稱非結合膽紅素),間接膽紅素經肝臟形成可溶于水的直接膽紅素(又稱結合膽紅素),可通過腎隨尿排出體外。
人的紅細胞的壽命一般為120天,紅細胞死亡后變成間接膽紅素,經肝臟轉化為直接膽紅素,組成膽汁,排入膽道,最后經大便排出,這就是肝臟內膽紅素的正常轉化。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的總和就是總膽紅素。
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TBil)是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的總和,膽紅素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標,也是判斷黃疸的主要依據,有助于肝膽疾病和血液疾病的診斷。
間接膽紅素是指不與葡糖醛酸結合的膽紅素,間接膽紅素難溶于水,不能通過腎隨尿排出。間接膽紅素在肝細胞內轉化,與葡萄糖醛酸結合形成直接膽紅素(結合膽紅素)。
直接膽紅素溶于水,能通過腎隨尿排出體外。肝臟對膽紅素的代謝起著重要作用,包括肝細胞對血液中未結合膽紅素的攝取、結合和排泄三個過程,其中任何一個過程發生障礙,均可引起膽紅素在血液中積聚,出現黃疸。
糞膽原是指結合膽紅素隨膽汁進入腸腔后,被腸道細菌分解形成糞膽素,大部分隨糞便排出體外。
尿膽原是小部分由腸道吸收,經門靜脈回肝,其中一部分再次回肝變成結合膽紅素并再排入腸腔(膽紅素的腸肝循環),另一部分從門靜脈進入體循環,然后進入腎臟,隨尿排出變成尿膽原。
尿膽紅素由血中結合膽紅素超過閾值從尿中排出形成。
至于我們平時說的尿三膽,即尿膽原、尿膽紅素和尿膽素(尿膽原與空氣接觸后被氧化為尿膽素,尿膽素是尿的主要色素來源)三種物質。
a.體內膽紅素主要來自血紅蛋白的分解,此時的膽紅素稱為非結合膽紅素。
b.非結合膽紅素進入肝臟后,在葡糖醛酸基轉移酶催化下,形成結合膽紅素。
c.結合膽紅素水溶性強,可以隨尿液排出體外,也可以從肝細胞排入膽汁。
d.結合膽紅素隨膽汁進入十二指腸,在腸道細菌作用下,被還原為膽素原。
e.大部分膽素原隨糞便(這部分膽素原稱為糞膽素原)排出體外,在細菌及空氣作用下,糞膽素原被氧化成為棕黃色的糞膽素。少量膽素原由尿排出,即為尿膽素原,與空氣接觸后被氧化為尿膽素,尿膽素是尿的主要色素來源。
(一)生理性增高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在新生兒出生后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癥狀。
長期飲酒、劇烈運動等也有可能引起膽紅素增高。生理性因素引起的膽紅素偏高一般都會在調節后自行恢復。
(二)病理性增高
1.直接膽紅素增高
主要見于阻塞性黃疸、肝細胞性黃疸、肝癌、胰頭癌、膽石癥、膽管癌等。
①以直接膽紅素增高為主,直接膽紅素在總膽紅素中所占比例大于30%。主要見于:肝外膽管阻塞(膽結石、胰頭癌等);肝內膽管阻塞(廣泛肝內膽管結石、華支睪吸蟲病等);肝內膽汁淤積(肝炎、藥物性肝病、妊娠期多發性黃疸等)。
②以直接膽紅素增高為主者,常有發熱、腹痛、嘔吐等癥狀,膽紅素濃度逐漸增高,一般>170 μmol/L,尿膽紅素陽性,糞中尿膽原減少或缺如,堿性磷酸酶明顯增高。
2.間接膽紅素增高
常見于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肝壞死、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貧血、血型不合輸血、肝細胞性黃疸、嚴重燙傷、敗血癥、瘧疾、脾功能亢進、惡性貧血、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鉛中毒、新生兒生理性黃疸、藥物性黃疸、體質性黃疸、哺乳性黃疸等。
以間接膽紅素增高為主,血清總膽紅素增高,其中間接膽紅素占80%以上。主要見于溶血性黃疸、某些藥物及檢查試劑引起的黃疸、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等。
①以間接膽紅素增高為主者,可有輸血、特殊藥物、感染及溶血家族史等。
②血清總膽紅素增高,血清膽紅素一般<85 μmol/L,其中以間接膽紅素增高為主,占80%以上。
膽紅素病理性增高應引起高度重視,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抓住治療的最佳時機。
總膽紅素偏高:
總膽紅素的正常值為1.71-17.1μmol/L(1-10mg/L),直接膽紅素的正常值為1.71-7μmol/L(1-4mg/L)。
特別說明:一般來說小于34μmol/L的黃疸,視診不易察出,稱為隱性黃疽;34~170μmol/L為輕度黃疽;170~340μmol/L為中度黃疸;>340μmol/L為高度黃疸。
完全阻塞性黃疸340~510μmol/L;不完全阻塞者為170~265μmol/L;肝細胞性黃疽為17~200μmol/L;溶血性黃疸<85μmol/L。指總膽紅素的值高于正常值。
1、溶血性黃疸:當紅細胞大量破壞,間接膽紅素升高,超過了肝臟的轉化能力,使間接膽紅素在血中滯留,這時叫溶血性黃疸。
2、肝細胞性黃疸:如果肝臟有問題,比如肝炎等。肝臟將間接膽紅素轉化為直接膽紅素的能力下降,即肝細胞受損,這時會引起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同時偏高的現象,總膽紅素偏高。
3、梗阻性黃疸:如果膽道有問題,直接膽紅素不能全部排入腸道,而逆流入血,這時叫梗阻性黃疸。即直接膽紅素升高,引起總紅素偏高。
溶血性黃疸以未結合膽紅素顯著增加為主,梗阻性黃疸以結合膽紅素顯著增加為主。而肝細胞型黃疸和梗阻性黃疸較為相似,仍需借助病史、癥狀、體征和其他輔助檢查予以明確診斷。
當然,任何疾病,都不是那么簡單,并不是說哪一項膽紅素升高了就一定是什么疾病。診斷一種疾病,要結合病史、癥狀、化驗等等綜合判斷,才能給出最后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