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2-氯乙酰乙酸乙酯是合成藥物非布索坦的重要中間體。非布索坦是由日本帝人公司開發的新一代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臨床上用于治療尿酸過高癥。目前國內外合成2-氯乙酰乙酸乙酯的工藝路線主要有兩條,分別如下:
1)氯氣法:以氯氣為氯化劑進行氯化,該路線由于氯氣分子太活潑,在乙酰乙酸乙酯的2-位和4-位均能進行氯化,且轉化率均等,故得到的是2-氯乙酰乙酸乙酯和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混合物,2-氯乙酰乙酸乙酯和4-氯乙酰乙酸乙酯的沸點相差很少(在減壓條件下約為 2-3℃),分離困難,在工業生產中無實際利用價值。
2)磺酰氯法:以磺酰氯為氯化劑進行氯化,由于磺酰氯的活性較低,且只能利用一個氯原子,故該方案基本沒有4-位的副產物產生,但是其也有本身固有的缺點十分明顯,那就是磺酰氯的原子經濟性較差,在生成產物的同時,會副產等當量的氯化氫和二氧化硫,傳統的工藝是用大量的水或者無機堿如碳酸鈉、碳酸氫鈉等中和洗滌2-氯乙酰乙酸乙酯中溶解的氯 化氫和二氧化硫,造成了一部分產物溶解在水中,收率較低(<90%),成本偏高,同時產生大量高COD的酸性廢水,環境污染較大。
方法1:一種2-氯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備方法,更確切的說是一種綠色經濟的合成和分離2-氯乙酰乙酸乙酯和副產的氯化氫和二氧化硫的方法,克服已有技 術普遍存在的2-氯乙酰乙酸乙酯收率低、廢水量大、高COD廢酸無法處理等問題。技術方案是以乙酰乙酸乙酯為起始原料,經過磺酰氯氯化、雙氧水氧化脫酸、鹽酸蒸餾、精餾四步得到2-氯乙酰乙酸乙酯,在氧化脫酸步驟中通過雙氧水氧化副產物二氧化硫,將二氧化硫氧化生成稀硫酸,通過蒸餾出鹽酸,實現二氧化硫和氯化氫的分離,再通過精餾得到2-氯乙酰乙酸乙酯。具體步驟如下:
1) 氯化:反應釜中加入乙酰乙酸乙酯,常溫下向乙酰乙酸乙酯中滴加磺酰氯2小時,滴加過程中保持釜內溫度為80-100℃、真空度-0.3-0.35MPa,滴加完畢后將反應釜在80-100℃ 保溫2小時;
2) 氧化脫酸:氯化過程中產生的氯化氫和二氧化硫氣體被真空引入氧化脫酸塔中,開啟氧化脫酸塔噴淋,用雙氧水氧化生成的二氧化硫。
3)鹽酸蒸餾:步驟保溫完畢后,在蒸餾出鹽酸;
4)精餾:對粗產品精餾得到氯乙酰乙酸乙酯。
方法2:一種有機中間體2-氯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是以乙酰乙酸乙酯、氯化亞砜為原料,在溶劑存在的條件下進行縮合反應,所述乙酰乙酸乙酯、氯化亞砜為原料,在溶劑存在的條件下進行縮合反應,所述乙酰乙酸乙酯、氯化亞砜和溶劑的用量比例按質量計為1:1.37~2.75:2.31~4.62,縮合反應的溫度為75~95℃,反應時間為5.5-9h,停止反應,常壓下蒸出大部分的溶劑和未反應氯化亞砜,將剩余的有機相進行減壓蒸餾,收集107-108℃/1.87kPa的餾分,即得2-氯乙酰乙酸乙酯產品。所述溶劑為正庚烷或二氯乙烷或甲苯。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分離提純過程簡單,反應時間短,產品收率達到93%以上,產品純度較高,能耗少,環境污染小,成本低,是實現工業化生產的較理想的工藝。
方法3:一種2-氯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備方法,先向反應器中加入原料乙酰乙酸乙 酯,然后降溫至-5~10℃后滴加磺酰氯,滴加完畢后混合物緩慢升溫至20~25℃ 反應4h,反應結束后緩慢減壓抽真空,除掉反應器內殘留的酸性氣體,該酸 性氣體用液堿吸收,氣體排凈后將剩余物減壓蒸餾,即得2-氯乙酰乙酸乙酯。所述乙酰乙酸乙酯與磺酰氯的投料摩爾比為1:1-1.1。沒有使用反應溶劑,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 采用液堿吸收反應產生的酸性氣體,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三廢的生成,符 合綠色化學的理念;并且反應條件溫和,降低能耗,產品純度和收率均較高, 適合工業化大規模生產。
2-氯乙酰乙酸乙酯是醫藥中間體,用于合成其他化合物,其應用舉例如下:
1. 制備2-氨基-4-甲基噻唑-5-甲酸乙酯。2-氨基-4-甲基噻唑-5-甲酸乙酯是一種類白色粉末,主要用于合成抗腫瘤藥物中5-噻唑酰胺類化合物或其藥物可接受的立體異構體。2-芳香基取代胺基-4-甲基噻唑-5-甲酸酯衍生物的分子結構由于具有雙芳香平面的芳環結構,具有抗HIV-1的基本藥效團結構骨架,與HIV-1逆轉錄酶(RT)的底物結合部位的結合口袋相互匹配,有望用于HIV-1RT抑制劑設計。技術方案包括以下步驟:
1)以乙醇為溶劑配置質量濃度為10%~35%乙酸乙酯溶液,向其中加入硫脲和碳酸鈉,其中碳酸鈉與步驟2)中2-氯乙酰乙酸乙酯的重量比為0.01~0.1;
2)升溫至40~55℃,滴加2-氯乙酰乙酸乙酯,滴完升溫至60~70℃保溫5~5.5h;
3)蒸餾除去部分溶劑后冷卻至室溫過濾;
4)將濾液加入水中,用液堿調PH為9~10后攪拌;
5)然后經過濾、真空烘干得到2-氨基-4-甲基噻唑-5-甲酸乙酯。
2. 合成4-甲基噻唑-5-甲酸乙酯。4-甲基噻唑-5-甲酸乙酯是一種淡黃色至白色晶體,熔點27-28oC,主要用于合成頭孢托侖酯。具體技術方案是:將2-氯乙酰乙酸乙酯和硫氰酸銨混合后,在100-180oC反應2-6小時,反應完成后加水溶解生成的氯化銨,然后過濾得到4-甲基噻唑-5-甲酸乙酯;所述2-氯乙酰乙酸乙酯與硫氰酸銨的摩爾比為1:1.01~1:1.5。上述方案合成得到的是淡黃色的4-甲基噻唑-5-甲酸乙酯,如需得到白色的產品,可以將該淡黃色的產品進行減壓蒸餾即可。
[1] CN201410593416.9.一種2-氯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備
[2] CN201410111688.0.一種有機中間體2-氯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備方法
[3] CN201510438330.3.一種2-氯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備方法
[4] CN201310685798.3.一種2-氨基-4-甲基噻唑-5-甲酸乙酯的制備方法
[5] CN201410006251.0.一種一步合成4-甲基噻唑-5-甲酸乙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