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有些類風濕患者一看到甲氨蝶呤的說明書,先把自己嚇了一大跳:因為上面說的全是用于白血病、淋巴瘤和各種癌癥的治療,單單沒有說用來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開始恐懼、擔心、懷疑這藥到底能不能吃?
答案肯定是能吃的。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全美的風濕科醫生均主張,將甲氨蝶呤作為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首選藥物。《2018中國類風濕關節炎診療指南》推薦意見非常明確的指出: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一經確診,應盡早開始傳統合成改善病情抗風濕藥物治療。推薦首選甲氨蝶呤單用。這一點無論是在歐洲抗風濕病聯盟,美國風濕病學會還是亞太風濕病聯盟有關RA指南里都是一致的。
甲氨蝶呤本來是用來治療白血病及各類癌癥的,自1988年開始治療各種類風濕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外周型脊柱關節炎及硬皮病等多種風濕病。這是因為風濕病是指各種因素(包括遺傳、損傷、感染等)導致的炎癥性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他們均是由于“自身免疫”所導致的疾病。
所謂“自身免疫”,簡單的理解,就是免疫細胞對自身產生攻擊。人體的免疫系統在正常情況下,主要的功能是消滅外來的入侵者,如各種細菌、病毒。
當免疫系統發生紊亂,出現“自身免疫”時,就好比自己軍隊發生叛變,自己人在攻打自己人。
這種情況下,免疫細胞非常活躍,“殺傷力”非常大,風濕病情也就非常重,所以需要用抗癌藥,去殺滅這些“背叛的”免疫細胞。
隨著現代新型生物制劑藥物的應用,甲氨蝶呤應是國內外風濕專科醫生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基礎用藥和一線用藥。此藥是防止或延緩關節畸形、致殘藥物里性價比最高的。
是藥三分毒,任何藥物都會多少有副作用。甲氨蝶呤可以有效防止、延緩關節畸形、智殘。但其也會存在對骨髓、肝、腎、胃腸道有損害、有致畸、肺纖維化的風險。醫生在推薦治療方案時會結合患者的自身病情作出適合患者的用藥方案。在用藥前醫生會評估相關危險因素,完善血常規、肝腎功能、胸部X線片(用藥前1年內)、病毒性肝炎篩查、妊娠試驗等,同時需要詢問患者有無酗酒吸毒史,判斷患者的理解能力和依從性等情況另外,在應用甲氨蝶呤時應聯合葉酸片口服。建議每周補充葉酸5mg,在甲氨蝶呤治療時以減少胃腸道不良反應。
此外,上面提到的甲氨蝶呤對骨髓、肝、腎、胃腸道有損害、有致畸、肺纖維化的風險是腫瘤患者大劑量使用時得出的結果,風濕病患者每周服用10mg左右的量是腫瘤患者用量的10-60分之一,所以臨床上只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定期復診、副作用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大。
《凱利風濕病學》指出規律使用甲氨蝶呤6個月可達最大療效,3個月時可預測其是否有效。而在各國指南中也建議至少使用甲氨蝶呤3個月以上無效才考慮聯合和更換其他藥物。然而,在我國大多使用甲氨蝶呤無效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多在初期使用1個多月就自行停藥,這便使甲氨蝶呤的療效沒有得以發揮而至功虧一簣。
另外,鑒于類風濕關節炎無法治愈,在病情控制平穩且用藥安全的基礎上可長期使用甲氨蝶呤,目前尚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甲氨蝶呤有增加感染、淋巴瘤和惡性腫瘤的風險。
1---用藥前后進行化驗檢查
在開始使用甲氨蝶呤治療的前3個月至少每月化驗1次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長期服用時,至少每3個月復查1次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
2---適量補充葉酸
在每周服用甲氨蝶呤的第2日或第3日,服用1片(5毫克)葉酸,可以明顯減少甲氨蝶呤誘發的口腔潰瘍、肝轉氨酶升高、胃腸不適等不良反應,且不降低甲氨蝶呤的療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每日服用葉酸,會減少甲氨蝶呤的吸收,降低血藥濃度,降低療效。
3---口服改為肌內注射
如果患者服用甲氨蝶呤以后,惡心反應嚴重,甚至出現嘔吐等不適,可在醫生指導下改用甲氨蝶呤針劑,每周肌內注射1次(5~15毫克)。
4---禁止飲酒
乙醇(酒精)會増加甲氨蝶呤誘發肝臟損害的風險,因此服用甲氨蝶呤的患者禁止飲酒。
5---合并用藥遵醫囑
研究表明,磺胺類藥物可能會引起甲氨蝶呤血清濃度增髙而導致毒性反應岀現;氨苯蝶啶、乙胺嘧啶等藥物均有抗葉酸作用,如與甲氨蝶呤同用,可增加其副作用。服用甲氨蝶呤期間,如需服用其他藥物應咨詢醫生,以避免不良反應發生。
6---注意避孕,禁止哺乳
甲氨蝶呤可能導致胎兒畸形,女性患者需要停藥3個月以上才可懷孕。此外,乳母不要服用甲氨蝶呤,因為它會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