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中文名稱:乳糖醇
中文別名:拉克替醇
英文名稱:lactitol
英文別名:4-O-(beta-D-galacto-hexopyranosyl)-D-glucitol; 4-O-D-Galactopyranosyl-D-glucitol monohydrate; 3-O-hexopyranosylhexitol; 4-O-beta-D-galactopyranosyl-D-glucitol
CAS:585-86-4
EINECS:209-566-5
分子式:C12H24O11
分子量:344.3124
乳糖醇又名乳梨醇,是一種甜味劑,其化學本質是4-O-β-D-吡喃半乳糖一D一山梨醇,為白色晶體或無色液體。乳糖醇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是由乳糖經還原反應制得一種雙糖醇。
研究表明,人體攝入乳糖醇后,在血液中檢測不到乳糖醇,回收尿中只有攝入量的約0.5%,而糞便中的量可以忽略不計,糞便中短鏈脂肪酸和微生物增加,故乳糖醇在大腸中被微生物發酵利用,其釋放的熱量為8.36kJ/g,約為蔗糖的一半,屬于低熱量甜味劑。這樣乳糖醇可以單獨或者與其他甜味劑混合,代替蔗糖制備成低熱量食品,滿足肥胖患者的需求。
臨床實驗證明,糖類物質引起齲齒形成的原因是口腔中的微生物利用攝入的糖發酵產生酸,這類酸可破壞牙齒的琺瑯質,從而產生齲齒。口腔微生物利用乳糖醇的速度相當緩慢,不會引起牙齒蝕斑的形成。相反,乳糖醇對牙齒具有保護作用。乳糖醇是英國牙科協會和衛生教育機構推薦的防齲齒甜味劑,并由英國科學委員會批準使用。
人體中缺乏分解乳糖醇的β一半乳糖苷酶,單獨服用乳糖醇后人體血液中測不出本品,所以乳糖醇不能被腸胃消化和吸收。血糖的管理是糖尿病病人管理的主要目標之一,而乳糖醇的攝入不影響血糖值,也不會引起胰島素的升高,符合糖尿病患者特殊飲食的需要,胰島素依賴性(I型)和非胰島素依賴性(II型)的糖尿病患者均可食用本品。
已被證明乳糖醇抑制蔗糖吸收,乳糖醇和蔗糖按照1:1比例混合食用后,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是攝入等量蔗糖后的一半,而形成的肝糖原是后者的五分之一。每日食用膽固醇的小鼠,將乳糖醇添加到其飲食中后,可降低50%的血清膽固醇。
眾多研究表明,乳糖醇能夠顯著促進腸道有益菌的生長,而不會被有害菌利用,可以歸為益生元。在以乳糖醇為碳源的純培養基中,乳酸雙歧桿菌Bi一07、幼兒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副干酪乳桿菌Lpc37和鼠李糖乳桿菌HN001能較好的利用乳糖醇發酵增殖,同時對潛在的病源微生物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基本沒有促進作用。
人體每日攝入10g乳糖醇,7日后檢測糞便pH明顯降低(P=0.02)、丙酸和丁酸濃度顯著增加(P=0.001),雙歧桿菌顯著增加(P=0.017),幾乎沒有腸胃不適的癥狀。
乳糖醇基本不被小腸吸收從而到達大腸在腸道中被微生物發酵生成短鏈脂肪酸(乳酸、乙酸、丙酸、丁酸等),降低了腸道酸度,刺激腸道蠕動;結腸的轉運速度與乳糖醇的劑量成正相關,原因是乳糖醇增加管腔內水滯留和腸蠕動,從而引起排泄物體積增大,增加排泄速度,促進排便。
乳糖醇在腸道中被分解的酸性物質可與胺、氨類物質形成難以被腸道吸收的鹽而被排出體外,降低腸黏膜吸收的氨,而高血氨水平通常被認為是慢性肝性腦病和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在乳糖醇治療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研究中,患者的血漿內毒素含量從72.899/L下降到33.33ng/L,而對照組(標準治療組)是從66ng/L下降到51.07ng/L,乳糖醇組的血漿內毒素下降量遠高于對照組,是一種有效保護肝臟的物質。
胰島素的分泌會提高人體脂肪組織中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使脂肪過剩積累。而乳糖醇是低熱量甜味劑,且攝入后不會促進胰島素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