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伴隨食品飲料行業競爭加劇,越來越多的企業不斷在改善配方上尋找突破口,以此滿足消費者們與日俱增的健康需求。就連飲料巨頭可口可樂也在甜味劑的選擇上也不斷地更新迭代,只為撕掉碳酸飲料深入人心的“高糖”標簽。
而作為純植物提取的無熱量天然甜味劑,甜菊糖成為各大品牌熱力追捧的健康、天然選擇,引領食品飲料品牌翻開了一個個全新的篇章。在暢想這一天然甜味劑的應用未來之前,不妨我們再來回顧下這個明星配料的前半生。在這里,你能讀到在全球健康、天然食品飲料的消費風暴里,一片小小葉子的力量,以及它的新機會。
天然甜味劑的機會由此崛起
當今世界,肥胖問題日益嚴峻,世界衛生組織(WHO)對肥胖的定義為身體質量指數BMI大于30kg/m2,從其統計數據來看,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在北美、中東&北非地區,成年人的肥胖發生率尤其嚴重,而亞洲地區的肥胖問題也在日益嚴重,而且惡化程度也在逐漸加快。
▲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而由肥胖所導致的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情緒障礙、癌癥風險等健康問題也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焦點之一。國際糖尿病聯盟的數據預測,到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將達到6.29億人,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48%。這些日益嚴峻的健康問題,使人們對于健康、天然產品的需求也愈來愈迫切,對于糖的消費也逐漸減少,天然甜味劑的機會由此崛起。
▲糖尿病地圖 第8版 |來源:國際糖尿病聯盟
甜菊糖來源于一種多年生小型灌木甜葉菊葉子提取物,不含糖分和熱量,被稱為“世界第三糖源”。資料顯示,南美當地的瓜拉尼人,他們將甜葉菊作為藥草或代糖使用給飲料增甜已經有百年的歷史,瑞士巴拉圭植物學家Moises Santiago Bertoni(1887 - 1929年居住在巴拉圭)最早對此作了記錄。目前,甜葉菊作為可持續的經濟作物在五大洲均有種植。
甜葉菊的甜味成分被稱為甜菊糖苷,它們的有一個共同的甜菊醇骨架(二萜*-有機化合物w/ 4異戊二烯,它們是其他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基礎,如視黃醇),而葡萄糖單元的數量及其在甜菊醇骨架上的排列各不相同,使得每種甜菊糖苷都具有獨特的口感和甜味。其中,Stevioside和Reb A最為常見,二者合計含量占甜菊葉總成分的14-18%。
▲甜菊糖苷分子結構示例
自1931年兩位法國科學家分離得出了富裕甜菊糖獨特甜味的成分-甜菊糖苷之后,其在全球各個國家也逐步獲得主要法規監管機構的批準,現已在全球100多個國家獲準使用。
▲來源:譜賽科甜菊糖學會2018
1970~80年代,日本開始使用甜菊糖作為食品飲料用甜味劑,隨后韓國、中國、馬來西亞、拉丁美洲等國家和地區也逐漸開始將其作為甜味劑使用。
2008年,高純度甜菊糖苷和Reb A獲得美國GRAS(一般安全認證)批準。
2008年,澳大利亞新西蘭食品標準局批準使用甜菊糖苷,并分別于2010年、2017年擴大其范疇,如今可使用的甜菊糖苷成分已批準擴大至從甜葉菊中提取的所有糖苷。
2010年,世界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指定9種甜菊糖苷 (純度≥95%)可用于食品飲料中,并確定其每日允許攝入量ADI為0~4毫克/千克/天甜菊醇當量(甜菊糖苷含量> 95%的高純度甜菊糖)。
2011年,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采用甜菊糖苷作為食品添加劑,并出版食品使用標準;歐洲食品安全局對其安全性進行審查,并批準甜菊糖苷在歐盟地區作為甜味劑使用。
2016年,加拿大發布公告稱,批準多種甜菊糖苷作為甜味劑在食品中使用;加拿大衛生部食品理事會對其安全性進行了詳細評估,并未發現存在安全性風險,并于2017年批準所有源自甜葉菊的甜菊糖苷作為甜味劑用于一系列食品中。
2017年來,世界各國組織對甜菊糖都有新的法規出臺,包括JECFA批準所有來自甜葉菊植物的甜菊糖苷規格,包括甜菊糖苷的所有混合物;中國國家衛計委批準擴大甜菊糖苷的使用范圍等。
簡單回顧甜菊糖的“被正名”歷史,雖然一路坎坷,但也值得驕傲。
前面我們提到的不斷被“正名”批準使用的甜菊糖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1)甜菊糖的天然性源于它是來自于天然植物的提取;(2)純度達到95%以上的甜菊糖才是可以獲得審批的先決條件。
然而,獲得所需純度大于或等于95%的甜菊糖苷粉末的過程包括了一個標準的萃取工藝,類似于從甘蔗中提取蔗糖。正是這個提純過程,使得一些人對于高純度甜菊糖的“天然性”提出了質疑。
▎生產過程中,甜菊糖苷沒有發生改變
國際食品科技期刊最新的一篇研究通過實驗探討了來自植物的原始甜菊糖苷是否受到了生產高純度甜菊糖甜味劑的典型商業萃取和提純過程的影響,或被這一過程所改變。
結果證實:三個批次的高純度粉末與在浸提液中發現的來自葉片的甜菊糖苷都具有相同的分子排列模式,這表明甜菊糖苷在大規模商業萃取和提純過程中未發生任何顯著的改性或化學反應,在傳統提純工藝條件下,甜菊糖苷非常穩定。
▎代謝過程中,甜菊糖不會在人體器官中發生沉積或者是累積
不同的政府部門或健康機構已經宣布或證實了甜菊糖本身的安全性,那么人們或許還會有一個問題,甜菊糖通過食品飲料攝入體內后的情況怎樣?會有怎樣的反應?
事實上,甜菊糖進入人體后,并不會被消化或吸收,而是直接進入結腸,在這里結腸細菌將葡萄糖從糖苷側鏈上去除,而甜菊糖苷則被繼續發酵分解為甜菊醇骨架;甜菊醇被肝臟轉變為甜菊醇葡萄糖醛酸苷,進入血液,然后流經腎臟,隨尿液排出體外,其熱量影響微乎其微。這一過程中,并不會有甜菊糖(或甜菊糖的任何成分或副產物)在體內形成堆積。
此外,許多微生物、代謝研究和動物實驗都證實了甜菊糖苷的安全性。體外微生物代謝研究表明,所有甜菊糖苷在胃腸道中的代謝結果相同;體內代謝數據顯示,實驗鼠和人類對甜菊糖苷的代謝結果相同。因而,在通常的消耗水平下,食品和飲料中使用的高純度甜菊糖苷并沒有已知的不利影響。
對肥胖問題的關注,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如今的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個人身體的健康素養,而甜菊糖的能量補償及其在體重管理方面的積極作用使開拓更多的市場迎來了新篇章。
國際肥胖雜志的最新系統評價和元分析的平衡證據表明,短期和長期干預研究顯示,在兒童和成人中使用低熱量甜味LCS代替糖和水,可以使能量攝入量和體重在統計學上顯著降低。
至于食用了含甜菊糖的食物之后,由于能量攝入相對較低,是否會讓胃口大開,吃更多的熱量食物?也有很多實驗研究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探索。Appetite雜志上的一篇研究結果顯示,預先攝入低熱量的食物之后,緊隨其后的食物攝取量補償較低,而甜菊葉提取物可以幫助健康個體和糖尿病患者,控制卡路里、碳水化合物和糖的攝入量。
而最新的甜菊糖研究表明,它對于糖尿病患者安全適用,無不良影響;當用作甜味劑替代食品/飲料中的卡路里和碳水化合物時,有助于降低血糖。通過甜菊糖消耗削減了高熱量食品的用量時,總能量攝入量也會降低,并且也沒有過度消費。正如從其他零/低熱量的甜味劑所觀察到的結果一樣,人們可以預期,低熱量食品和甜菊糖飲料也能對能量攝入、體重、BMI和腰圍產生長期的適度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會期望看到這種效果轉化為體重減輕或體重保持的效果。
至此,在全球降糖政策的支持以及全民健康風潮的推動下,我們有理由相信作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天然甜味劑甜菊糖可以成為食品飲料品牌的把握這一市場機遇的利器,并將迎來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