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拼音:ZōnglǘSuān (Zonglü Suan)
英文:Palmitic acid
中文名稱:棕櫚酸;十六酸;軟脂酸;鯨乙酸;十六烷酸
CAS:57-10-3
分子式:C16H32O2
分子質量:256.42
熔點:62℃
性狀描述:白色帶珠光的鱗片。熔點63-64℃,沸點351.5℃,267℃(13.3kPa), 相對 密度0.835(62/4℃), 折射率1.4273(80℃)。微溶于冷醇及 石油醚,溶于 乙醇,易溶于 乙醚、 氯仿和 醋酸,在100ml水中只溶解0.00072g。
棕櫚酸(Palmitic acid),又稱軟脂酸,學名十六(烷)酸,是一種在動物 及植物內最普遍發現的脂肪酸之一。從名字可見,它的主要成份是從棕櫚樹所來的油,即棕櫚油及棕仁油。牛油、乳酪、牛奶及肉類均有著這種脂肪酸。棕櫚酸陰離子是棕櫚酸在生理酸堿值中的觀察型態。
棕櫚酸是第一種從脂肪生成中產生的脂肪酸,亦可以由它產生更長的脂肪酸。棕櫚酸鹽對乙醘輔酶A羧化酶有負面反應,乙醘輔酶A羧化酶是在發展的醘鏈中負責將乙醘攜帶者蛋白轉為丙二醘攜帶者蛋白,因而可以阻止棕櫚酸鹽的生成。
棕櫚酸酯是一種抗氧化劑,及一種加入脫脂奶中的維生素A化合物,以取代因在脫脂的過程中失去的維生素。棕櫚酸酯會附于醇型態的維生素A,即視黃醇,以穩定在牛奶內的維生素A。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棕櫚酸的衍生物曾被用作制造為凝固汽油彈。
棕櫚酸的還原會產生鯨蠟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