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6-氨基青霉烷酸俗稱無側鏈青霉素,簡稱6-APA,是青霉素母核,也是制造生產各種半合成青霉素類的重要中間體。6-APA本身抗菌活性很低,不能直接用于臨床,但是以它為原料進行化學結構修飾,接上不同結構的側鏈,可以制造出一系列抗菌活性較強,具有新的抗病作用,服用方便的半合成青霉素如芐青霉素、甲氧苯霉素、阿莫西林、美洛西林、氨卡西林等,從而開創了一個半合成抗生素的新時代。
6-APA作為制備半合成青霉素的重要中間體,其市場需求量也在不斷上升。目前,6-APA的生產方法一般有兩種:青霉素工業鹽法和青霉素鹽水溶液直通法(半直通法)。
青霉素工業鹽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驟:
a、青霉素發酵液經過濾、酸化后用丁酯萃取得青霉素丁酯提取液(簡稱BA) ;
b、青霉素丁酯提取液堿化反萃得青霉素鹽水溶液(簡稱RB) ;
c、青霉素鹽水溶液與丁醇共沸結晶,經過濾、洗滌、干燥得青霉素工業鹽;
d、青霉素工業鹽經溶解、酶轉化、結晶、過濾、洗滌、干燥得6-APA。
該方法工藝步驟中有兩次結晶過程,這就導致其在雙重結晶過程中收率損失多,成品收率低,同時也造成溶媒、動力和能源的浪費,加大了生產成本。青霉素鹽水溶液直通法(半直通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驟:
a、青霉素發酵液經過濾、酸化后用丁酯萃取得青霉素丁酯提取液(簡稱BA) ;
b、青霉素丁酯提取液堿化反萃得青霉素鹽水溶液(簡稱RB) ;
c、青霉素鹽水溶液經樹脂柱或脫酯塔脫酯得脫酯青霉素鹽水溶液;
d、脫酯青霉素鹽水溶液經酶轉化、結晶、過濾、洗滌、干燥得6-APA。該方法減少了制備6-APA過程中的結晶次數,從而省去了制備青霉素鹽水溶液的結晶、過濾、洗滌、干燥等生產工序,有效地避免了青霉素結晶所造成的收率損失,較青霉素工業鹽法提高了 6-APA的收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但是,這種方法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一、仍沿用青霉素發酵液經過傳統的過濾、萃取、反萃取的提煉過程,不僅提煉步驟繁雜,而且提煉的收率損失限制了 6-APA的收率提高、成本降低。二、為適應轉化酶的條件,不可避免的增加了脫脂步驟,由此制備成脫酯青霉素鹽水溶液才能進行酶轉化,生產工藝仍然比較繁瑣。
一種6-氨基青霉烷酸(6-APA)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
a、青霉素發酵液經過超濾膜分離和納濾膜濃縮得濃縮濾液;
b、將濃縮濾液置于反應罐中,加入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3. 5-5MU/m3濃縮濾液,進行轉化反應,得6-氨基青霉烷酸轉化液;
C、所述轉化液經活性炭脫色和過濾后得6-氨基青霉烷酸濾液;
d、向c步工序所述的濾液中加入晶種,養晶,加入結晶劑,結晶、過濾、洗滌、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