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色综合资源,亚洲、欧美、都市、激情、校园、乱伦,憨豆网现在改名叫啥,一级黄色日逼视频

當前位置: 首頁 > CAS號數據庫 > 542-44-9 > 542-44-9 / 甘油脂肪酸酯類乳化劑

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542-44-9 / 甘油脂肪酸酯類乳化劑

甘油與脂肪酸的酯,根據構成脂肪酸的種類和酯鏈的位置,甘油脂肪酸酯有很多種,有單酯、雙酯和三酯,其中三酯(三油酸酯)一般為單酯、雙酯和三酯的混合物。單甘酯有醋酸單甘酯、乳酸單甘酯、二乙酰酒石酸單甘酯、琥珀酸單甘酯、硬脂酸單甘酯等。乳化劑主要使用單甘酯,特別是硬脂酸單甘酯(Glycerol monostearate)。

1. 性狀
甘油脂肪酸酯為白至淡黃色的粉末、塊或半流體、黏稠體,無臭、無味,不溶于水,但與熱水強烈振蕩混合時可分散在水中呈乳化狀,溶于乙醇和熱脂肪油,HLB值3.8,為W/O型乳化劑。一般商品有兩種規格,混合酯單甘酯含量40%~60%,分子蒸餾單甘酯含量90%以上。

2. 使用范圍
甘油脂肪酸酯是最早和最廣泛使用的乳化劑,不僅可以用于油和水的乳化,還作為表面活性劑,用于消泡目的。單甘酯為W/O型乳化劑,因自身乳化能力強,單獨或與蔗糖脂肪酸酯一起使用時可作O/W乳化劑。在含油脂和蛋白質的飲料,例如豆乳、花生乳等飲料中,蒸餾單甘酯可提高溶解度和穩定性,具有乳化和乳化穩定的作用。在冰淇淋中,蒸餾單甘酯與100%蔗糖酯混合,用量0.1%~0.3%時,可改善冰淇淋的口感和品質。

乳化劑種類很多,世界各國許可使用的品種不完全相同。中國許可使用12種,日本15種,美國30種。生產和銷售量最大的是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和卵磷脂 5種。尤以前兩種更為突出,主要是因為它們毒性低,效果好,價格合理。

甘油脂肪酸酯類
甘油脂肪酸酯類又稱脂肪酸甘油酯類、甘油酯類。脂肪酸甘油酯通常指由甘油和脂肪酸(飽和的或不飽和的)所形成的酯。甘油又名丙三醇,有三個羥基,有三官能特性。三個羥基有兩個伯羥基一個仲羥基,這些羥基和脂肪酸進行酯化反應,根據接合的脂肪酸基的分子數,可以形成兩種位置異構的脂肪酸單甘油酯[2]和[3],兩種位置異構的二酯[4]和[5],一種三酯[1]。[2] 稱為α-脂肪酸單甘油酯,[3]稱為β-脂肪酸單甘油酯,[4]稱為 α,β-脂肪酸二甘油酯,[5]稱為 α,γ-脂肪酸二甘油酯,[1]稱為 α,β,γ-脂肪酸三甘油酯,高級脂肪酸(高碳數)的甘油酯是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根據脂肪酸的碳數及與甘油接合的脂肪酸分子數不同,所形成的脂肪酸甘油酯的形態也不同,有粘稠狀的液體、半流動性液體(凝膠狀)、蠟狀固體和固體粉末。無嗅。無味。甘油酯為中性物質,不溶于水,溶于有機溶劑。能水解。單酯和二酯與水一起振蕩可乳化,而三酯卻無乳化能力。甘油酯是一種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但是甲酸、乙酸、丙酸單甘油酯無表面活性。本條目只討論單酯和二酯。甘油酯的顏色與酯化度和脂肪酸基的性質有關,有無色、白色、淺黃色、灰色、黃褐色等。甘油酯的熔點:單酯>二酯>三酯。甘油酯的溶解性取決于單酯、二酯在混合物中的比例,同時也與脂肪酸基的種類(飽和的或不飽和的)有關,總的來說,不溶于水和甘油。單、二酯是具有表面活性的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用作油包水型乳化劑。能與油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發生作用。甘油單、二酯在酸、堿和脂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以水解,在堿作用下水解后生成脂肪酸的堿金屬鹽和甘油,在酸作用下水解時,生成游離的脂肪酸和甘油,在酶作用下水解時,最后也生成游離的脂肪酸和甘油。這三種水解過程,進行得很快,如果催化劑足夠時,水解可進行得很完全;不用酸、堿和酶,雖然也可水解,但進行得很慢。

用途:
脂肪酸甘油酯(主要指單酯、二酯) 主要用作食品添加劑,用于食品的乳化劑、分散劑、增稠劑、消泡劑、乳化食品的穩定劑,大量用于餅干、糖果、巧克力、奶粉、冰淇淋、醬油、豆乳等方面,就乳化穩定性而言,單飽和酰基甘油酯能使乳化的水滴周圍形成強韌的膜,存放數年也不會變壞。也用于化妝品、洗滌劑、肥皂、醫藥、纖維柔軟及防靜電等方面。用于食品時,多為硬脂酸甘油酯,用于化妝品時多為棕櫚酸、油酸、亞油酸的甘油酯,用于醫藥時多為硬脂酸,用于洗滌劑及肥皂時多為肉豆蔻酸。

制備方法

1853年即由貝特羅特(Berthelot) 在實驗室制出,但其工業化生產直到1929年才由美國公司實現。
①直接酯化。以脂肪酸和甘油為原料,按摩爾比1∶1~1∶3在堿催化劑(NaOH)存在下,直接酯化,反應溫度 190~200℃,產品中單酯為30%~40%。
②酯交換法。以油脂與甘油為原料,在催化劑氫氧化鈉作用下,經加熱180~250℃進行酯交換反應,產品中單酯為40%~50%。
③磷酸中和法。以油脂和甘油為原料,在氮氣流中加熱至200~220℃,反應完成后,用磷酸中和,冷卻至90℃,除去游離的脂肪酸后,再在150℃下短時間加熱,除去雜質及揮發性物質。
④溶劑法。以甘油和脂肪酸為原料,以二烷為溶劑,以硫酸為催化劑,在100~105℃ 下直接酯化,產品單酯含量78%。
⑤高溫硼酸絡合物法。以甘油和脂肪酸為原料,以脂肪酸丙二醇絡硼酸酯為催化劑,在260℃下直接酯化,反應完成后,以苯為萃取劑進行提純。
⑥ 生物法。以甘油、脂肪酸為原料,以胰酶為催化劑進行反應。上述方法的產品均為單酯、二酯的混合物,如欲制得單酯,再將混合物進行分子蒸餾。

常用食品乳化劑 硬脂酸乳酸鈣、硬脂酸乳酸鈉、甘油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大豆磷脂、乳酸單甘油酯、酒石酸單甘油酯、琥珀酸單甘油酯等。

乳酰化甘油脂肪酸酯類
乳酰化甘油脂肪酸酯類又稱乳酰化甘油酯類、乳酸和脂肪酸甘油酯類,簡稱Lactem。指甘油中的三個羥基有一個或兩個與乳酸基結合,有一個或兩個與脂肪酸結合,而形成的同時具有乳酸基和脂肪酸基的甘油酯,其代表式如[1]所示。式中R1、R2、R3可分別為脂肪酸基、乳酸基或氫。它們可能形成三種酯,其中R1 為脂肪酸基、R2為氫、R3為乳酸基所構成的酯如[2];R1為脂肪酸基、R2、R3均為乳酸基所構成的酯如[3];R1、R2為脂肪酸基、R3為乳酸基所構成的酯如[4]。[2]稱為γ-乳酰化甘油-α-脂肪酸一酯,[3]稱為β,γ-二乳酰化甘油-α-脂肪酸一酯,[4]稱為γ-乳酰化甘油-α,β-脂肪酸二酯。
乳酰化甘油脂肪酸酯類的性質與乳酰化度(一乳酰化或二乳酰化)有關,同時也與結合的脂肪酸的性質(飽和的或不飽和的、長鏈的或短鏈的)及酯化度(單酯或雙酯)有關。顏色有白色至淺黃色至黃褐色。有透明的油狀液體至粘稠液體至凝膠至蠟狀固體等不同形態。無嗅或略有油脂氣味。微苦。其熔點較相應的甘油脂肪酸酯稍低。不溶于水,但可分散于熱水中,溶于熱乙醇、異丙醇、二甲苯及植物油中。溶解度取決于酯化度及溫度。從分子結構而言,親油基部分占優勢,是油包水型(W/O)乳化劑。在酸、堿和脂肪分解酶的作用下,可發生催化水解作用。酸催化水解時,生成游離的脂肪酸、乳酸和甘油;堿催化水解時,生成脂肪酸的堿金屬鹽、乳酸的堿金屬鹽和甘油;酶催化水解時,最終也生成游離的脂肪酸、乳酸和甘油。催化水解的速度很快且很完全。在一定溫度下也能進行非催化水解,但速度緩慢,因此,在含水體系中使用時,如欲長期貯存,必須注意它的水解。乳酰化甘油脂肪酸酯另一特點是其在食品體系中具有充氣作用,因此,廣泛用于充氣量起重要作用的食品中。
乳酰化甘油脂肪酸酯類廣泛用作食品的乳化劑和穩定劑。

以上信息參考資料
安家駒 主編;包文滁,王伯英,李順平 合編.實用精細化工辭典.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第705-70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