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鹽酸噻氯匹定(ticlopidinehydrochlo-ride),化學名5-(2-氯芐基)-4,5,6,7-四氫噻吩并[3,2-C]吡啶鹽酸鹽,臨床上用于與血栓有關的心、腦血管疾病,是法國Sanofi公司開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劑,1978年首次在法國上市,1991年美國FDA批準在美國上市,目前已在大多數國家銷售。我國于1988年批準進口,商品名為“抵克利得”(ticlid)。
酸噻氯匹定,適應癥為本品適用于預防腦血管、心血管及周圍動脈硬化伴發的血栓栓塞性疾病。其中包括首發與再發腦卒中,暫時性腦缺血發作與單眼視覺缺失、冠心病及間歇性跛行等,亦可用于體外循環心外科手術以預防血小板丟失,慢性腎透析以增加透析器的功能。
血小板凝集是不穩定型心絞痛的重要病理基礎之一。不穩定心絞痛,特別是勞力惡化性心絞痛,多以冠狀動脈多支病變為主。而部分惡化勞力性心絞痛患者,可在短期內發展成為心肌梗死和(或)血管性死亡。所以積極的抗血小板聚積治療,是防治不穩定型心絞痛的必要措施之一。
阿司匹林與噻氯匹定都是公認有效的抗血小板藥,其中阿司匹林臨床應用較多。噻氯匹定250 mg,2次/d,被認為是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標準治療手段,且可用于對阿司匹林不能耐受的患者的長期口服治。噻氯匹定能有效的減少不穩定心絞痛患者的心絞痛發生率,且與阿司匹林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噻氯匹定體內給藥、體外試驗的結果表明對二磷酸腺苷(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它對膠原、凝血酶、花生四烯酸、腎上腺素及血小板活化因子等誘導的血小板聚集也有抑制作用。口服后在24~48 h 開始呈現抗血小板作用,3~5 d 后作用達高峰,停藥后作用仍可持續72 h。與阿司匹林不同,它對ADP誘導的第ⅰ相和第ⅱ相聚集均有抑制作用;而且還有一定的解聚作用;它也可抑制血小板的釋放反應;此外,它還可降低全血黏滯度。
相關文獻證明,鹽酸噻氯匹定由于胃腸道不適和過敏,致使很多病人不能耐受本藥。所以認為噻氯匹定是理想的阿司匹林替代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