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熊果苷又名熊果素,呈白色針狀結晶或粉末,因萃取自熊果的葉子而得名。它能夠通過抑制體內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止黑色素的生成,從而減少皮膚色素沉積,祛除色斑和雀斑,同時還有殺菌、消炎的作用。長期以來,熊果苷作為一種美白、祛斑的功能成分在化妝品行業(yè)普遍使用.
科學家將熊果苷、 維生素 C、維生素 C 衍生物、氫醌、曲酸等 5 種美白因子對酪氨酸酶活性的體外抑制作用及細胞毒性進行研究后得出結論,以熊果苷的美白效果較好,性質較為穩(wěn)定,細胞毒性相對較小。
熊果苷也分類,分為α-熊果苷、β-熊果苷和脫氧熊果苷。
目前市場上價格最高的是α-熊果苷,單價為 4000~8000 元/千克,主要是因為其人工合成非常困難,其次是其美白功效及安全性優(yōu)于β-熊果苷,穩(wěn)定性最強,耐高溫,易水溶,廣泛應用于水、 乳、霜制劑化妝品中。
最容易獲得的是β-熊果苷,單價不到 1000 元/千克,因為價格較為便宜,所以售賣的美白護膚品也多為β-熊果苷。
盡管脫氧熊果苷美白效果最好,其美白效價是氫醌的 10 倍、α-熊果苷的 38.5 倍、β-熊果苷的 350 倍,停止使用后美白效果仍然可維持將近 8 周左右,同時其安全性是氫醌的4倍以上。但由于它在水溶液中對光和熱不穩(wěn)定,只能做成厚重的乳霜類產品,單價為 3000~4000 元/千克。
目前以脫氧熊果苷為美白功能因子的化妝品己經在美國、中國臺灣等地上市,其在化妝品中的建議添加量為 0.1%~3.0%,但目前市面上產品還較少。
既然熊果苷美白效果這么好,但現(xiàn)在市面上熊果苷產品并不多見呢?
原來近年來,美白類化妝品中由于熊果苷引發(fā)的安全性事件屢屢發(fā)生,外用表現(xiàn)多為刺激反應,引起皮膚紅斑、脫屑、瘙癢、刺痛、過敏。于是業(yè)界開始對熊果苷的毒性和副作用提出質疑。
歐盟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Scientific Committee On Consumer Safety, SCCS)認為熊果苷本身是安全的,在化妝品使用過程中產生毒性乃為代謝物氫醌所致。氫醌是以一種傳統(tǒng)且快速的皮膚美白劑,其作用是通過凝結酪氨酸酶中的關鍵氨基酸,使酶失去活性,從而阻止皮膚黑色素的生成。氫醌在濃度0.8%時,對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就達到 93.4%,當濃度1.5%時抑制率幾乎達到 100%。熊果苷雖然做為氫醌衍生物,但其抑制作用是可逆的,不像氫醌有概率的殺死黑素細胞,因此比氫醌更安全。
盡管歐洲、澳大利亞、日本認為其在化妝品中不安全(理由是有概率的釋放氫醌)而禁止其在化妝品中的使用。但美國及我國還是允許熊果苷的添加的。歐盟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Scientific Committee On Consumer Safety, SCCS)認為α-熊果苷在面霜中的添加量不超過2%和在體乳中不超過 0.5% 、β-熊果苷在面霜中不超過 7% (氫醌低于 0.0001%)是安全的。
隨著對熊果苷的細胞毒性越來越深入的了解,很多化妝品企業(yè)因對其安全性的擔憂下架了含有熊果苷成分的護膚品,例如日本 DHC、資生堂等不再生產α-熊果苷美白系列產品,但仍有一些品牌堅持認為熊果苷是相對安全的。2015 年,韓國相關公司仍推出含有熊果苷成分的美白產品進入我國,美國 ASDM 以 5% α-熊果苷和 8% β-熊果苷含量主打強效美白功效身體乳廣受消費者歡迎。國內市場仍有大量以熊果苷作為主要美白因子的化妝品,例如熱門國產品牌薇諾娜推出的熊果苷系列產品。
目前市面上安全有效、結構明確的美白護膚功能因子并不多,真正的美白作用機理尚不明確。而熊果苷作為一種具有特征性和代表性的化妝品功能成分,除了美白作用外,還兼有抗氧化、治療尿路感染、 膀胱炎、腎結石等多種生理活性,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價值。
在醫(yī)生眼里,都是用來美白淡斑的武器。武器的作用不僅體現(xiàn)在其自我價值,更取決于掌握的人如何使用它,這才能決定最終效果。
而作為美白屆有名的成分煙酰胺,和熊果苷相比,到底用哪一個好呢?
已知熊果苷又分為α-熊果苷和β-熊果苷,其中以α-熊果苷提亮效果最佳,同等濃度α-熊果苷效果是β-熊果苷的15倍以上。其中以5%的濃度最佳,黃金比例兼具效果與安全,即使是敏感肌也適用。
煙酰胺相對熊果苷來說,同時兼具抑制和分解黑色素的功效,美白提亮效果更加突出,唯一不足的是煙酰胺會產生煙酸。
所以,對煙酰胺耐受,建議選煙酰胺;不耐受,建議選熊果苷。同時熊果苷建議晚上使用,煙酰胺白天也可以用,從吸收角度來說,建議都晚上使用,吸收效果更好,見效更快。
1.周沫希.熊果苷作為美白功能因子的研究進展【J】食品與營養(yǎng)科學, 2019, 8(1), 35-44.
2.Migas, P. and Krauze-Baranowska, M. (2015) The Significance of Arbutin and Its Derivatives in Therapy and Cosmetics. PhytochemistryLetters,13,35-40.
3.Liu, Y, Wang, Q., Yi, C., et al. (2014) Synthesis ofDeoxyarbutin. Fine Chemical, 31, 1413-1416.
4.Chawla, S., Kvalnes, K., Delong, M.A., et al. (2012) DeoxyArbutin and Its Derivatives Inhibit Tyrosinase Activity andMelanin Synthesis without Induc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or Apoptosis. Journal of Drugs in Dermatology, 11,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