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一種慢性、炎性、系統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關節和關節組織非化膿性炎癥為主要特征,主要表現為關節滑膜炎,終致關節的軟骨、韌帶、肌腱等各種組織以及多臟器損害。其基本病理改變是滑膜炎,急性期滑膜腫脹、滲出,粒細胞浸潤;慢性期滑膜增生肥厚,形成血管豁,后者是造成關節破壞、關節畸形、障礙、使疾病進入不可逆階段的病理基礎。患者同時伴有發熱、貧血、鞏膜炎、心包炎、血管炎及淋巴腫大等關節外表現,血清中可以查到多種自身抗體,故稱類風濕性關節炎。
枸櫞酸托法替布(Tofacitinib)(tofacitinib citrate)的化學系統名稱為3-{(3R,4R)-4-甲基-3-[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哌啶-1-基]-3-氧代-丙腈枸櫞酸鹽,為美國輝瑞公司(Pfizer)研發的的一種Janus激酶抑制劑。2012年11 月6日,美國食品藥品(FDA)批準該物質為藥品上市,用于治療對甲氨蝶呤治療反應不足或 不耐受的中度至重度活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RA)成人患者的治療。
片劑:5mg
類風濕關節炎:托法替布可與甲氨蝶呤或其他非生物 DMARD 藥物聯合使用。托法替布的推薦劑量為 5 mg,每天兩次。口服給藥,有無進食皆可。
托法替布適用于甲氨蝶呤療效不足或對其無法耐受的中度至重度活動性類風濕關節炎(RA)成年患者,可與甲氨蝶呤或其他非生物改善病情抗風濕藥(DMARD)聯合使用。
構緣酸托法替布是JAK激酶抑制劑,細胞內信號轉導通路為祀點,它是對細胞因子網絡的核如部分起作用,另外構橡酸托法替布對JAK3的抑制強度是針對JAK1、JAK2的5倍到100倍。
托法替布口服給藥后,在 0.5-1 小時內達到血漿藥物濃度峰值,清除半衰期約為 3 小時,在治療劑量范圍內觀察到全身暴露量與劑量成比例增加。每天兩次給藥后,在 24-48 小時內達到穩態濃度,藥物蓄積可以忽略不計。
吸收:托法替布的絕對口服生物利用度為74%。托法替布與高脂肪飲食合用時,AUC 沒有變化,而Cmax 降低了 32%。在臨床試驗中,托法替布給藥不受食物影響。
分布:靜脈給藥后的分布容積為 87 L。托法替布的蛋白結合率約為 40%。托法替布主要與白蛋白結合,看起來不與 α1 酸性糖蛋白結合。托法替布在紅細胞和血漿之間均勻分布。
代謝和排泄:托法替布的清除機制為,約 70%肝臟代謝,30%的母體藥物經腎臟排泄。托法替布的代謝主要由CYP3A4 介導,同時 CYP2C19 有少量貢獻。在人體放射性標記研究中,原型托法替布占總循環放射性的 65%以上,余下的 35%歸因于8 個代謝產物,各占不到 8%的放射性。托法替布的藥理活性是母體分子引起的。
最常見的嚴重不良反應是嚴重感染,最常見的嚴重感染包括肺炎、蜂窩組織炎、帶狀皰疹,泌尿系統感染。在接受托法替布治療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中曾報道過細菌、分枝桿菌、侵襲性真菌、病毒或其他機會致病菌引起的嚴重感染,偶有致死性感染。隨托法替布報告的最常見嚴重感染包括肺炎、蜂窩組織炎、帶狀皰疹、泌尿道感染和憩室炎。在機會性感染中,隨托法替布報告的有結核和其他分枝桿菌感染、隱球菌、食道念珠菌感染、肺囊蟲病、多發性皮膚帶狀皰疹、巨細胞病毒以及 BK 病毒。有些患者表現為播散性感染,而非局部性疾病,并且往往同時服用了免疫抑制劑,如甲氨蝶呤或皮質類固醇。也可能發生臨床研究中沒有報道的其他嚴重感染(例如,組織胞漿菌病、球孢子菌病 和李氏桿菌病)。
1. 避免在嚴重活動性感染患者,包括局部感染患者中開始托法替布用藥。使用托法替布治療期間和之后應該密切監測所有患者是否出現發生感染的癥狀和體征。如果患者出現嚴重感染、機會性感染或膿毒癥,應該中斷托法替布給藥。使用托法替布治療期間發生新發感染的患者應該進行適用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及時和完整的診斷性檢測;應該開始適當的抗菌治療,并且對患者進行密切監測。
2. 開始托法替布給藥之前,應該對患者進行潛伏性或活動性感染的評價和檢測。在托法替布給藥之前,應該使用標準的抗分枝桿菌療法對潛伏性結核病患者進行治療。
3. 在開始托法替布治療之前,應根據臨床指導原則進行病 毒性肝炎篩查。在接受托法替布治療的患者中,帶狀皰疹風險會升高,且在接受托法替布治療的日本患者中風險似乎更高。
1. 強效 CYP3A4 抑制劑:托法替布與細胞色素 P450(CYP)3A4 強效抑制劑(如酮康唑)合用時托法替布暴露量增加。 中效 CYP3A4 和強效 CYP2C19 抑制劑 托法替布與可導致中效CYP3A4抑制作用且強效CYP2C19抑制作用的藥物合用時(如氟康唑)托法替布暴露量增加。
2. 強效 CYP3A4 誘導劑:托法替布與強效 CYP3A4 誘導劑(如利福平)合用時,托法替布暴露量下降。
3. 免疫抑制劑:托法替布與強效免疫抑制劑(如硫唑嘌呤,他克莫司,環孢霉素)合用時,具有增加免疫抑制作用的風險。尚未在類風濕關節炎中研究多劑量托法替布與強效免疫抑制劑的合并用藥情況。不建議托法替布與生物性 DMARD 或強效免疫抑制劑(如硫唑嘌呤和環孢霉素)聯用。
一種制備托法替布的方法,以化合物ⅠN-甲基-N-[(3R,4R)-4-甲基哌啶-3-基]-7- H-吡咯[2,3-d]嘧啶-4-胺為原料,其特征在于: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Ⅴ丙二酸二酯類化合物反應,得到化合物Ⅱ3-{(3R,4R)-4-甲基-3-[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氨基]哌啶-1-基}-3-氧代丙酸烷基酯類化合物,化合物Ⅱ經氨解反應得到化合物Ⅲ3-{(3R,4R)-4-甲基-3-[甲基-(7H-吡咯并[2,3-d]嘧啶-4-基)氨基]哌啶-1-基}-3-氧代丙酰胺;或者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Ⅵ3-氨基-3-氧代丙酸烷基酯一步反應,制備得到化合物Ⅲ,化合物Ⅲ在添加脫水劑的條件下,脫水反應得到化合物Ⅳ托法替布產品;所述合成路線如下:
[1] CN201410416305.0制備托法替布的方法
[2] CN201611022443.6枸櫞酸托法替布片劑藥物組合物及質控方法
[3] 金婷婷, 陳喜雪, 趙邑, 等. 托法替布治療的中, 重度銀屑病患者血清細胞因子及人 β-防御素-2 的水平[J].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7, 31(8): 838-841.
[4] 枸櫞酸托法替布片說明書
[5] 枸櫞酸托法替布的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