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替卡西林二鈉為半合成青霉素,對綠膿桿菌有高效,比羧芐西林強2~4倍。對臨床分離的耐藥性綠膿桿菌產生的β-內酰胺酶穩定,但易受大腸桿菌、奇異變形桿菌以及個別綠膿桿菌菌株產生的β-內酰胺酶所破壞,對革蘭氏陽性菌的作用小,為氨芐西林的1/20~1/10。和慶大霉素、多粘菌素合用,對綠膿桿菌有協同作用。口服不吸收,肌肉或靜脈注射后血濃度達峰快。臨床用于治療敗血癥、燒傷和手術切口等淺表性繼發感染、扁桃體炎、呼吸系統感染、膿胸、膽道感染、腹膜炎、呼吸、婦科感染、腎盂腎炎、膀胱炎等泌尿系統感染,也用于白血病和惡性腫瘤患者的繼發性感染,對傷寒的治療也有較好的效果。銅綠假單胞菌易對本品耐藥。
制備替卡西林二鈉鹽的方法主要有凍干法,噴霧干燥法以及Slurry法。
凍干法是最常見的一種方法,CN200410037727公開的制備方法首先得 到替卡西林的單鈉鹽,然后再用凍干法制得二鈉鹽。而《中國藥物化學雜 志》(2006,16(3):178~179)同樣是采用凍干法制備替卡西林二鈉鹽的。凍干法存在明顯的缺點和不足:凍干法生產的產品晶型差;含水量高,一般在3.0~6.0%,所以長時間存放時會導致產品的降解;由于凍干法沒有起到分離雜質的作用,雜質含量高;由于有其他鹽類的存在,導致pH偏高,產品的穩定性差,并且有成本高,設備投資高的缺點。
US3282926制備替卡西林二鈉鹽時,通過色譜分離除去雜質得到替卡西林酸后,蒸除溶劑得到替卡西林鈉鹽,從6-APA出發得到鈉鹽摩爾收率僅有10.3%,純度只有60%,產品質量差,收率低,而且該專利沒有說明產品中是否均為二鈉鹽。
US4171303將合成反應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后用無水硫酸鎂干燥,過濾,加丙酮稀釋,然后再加異己酸鈉沉淀出產品,干燥,收率80%,碘量法測定的純度為100%,但該法所得到的產品穩定性也不太好,不適合工業化生產。
GB131145的slurry法,其缺點也比較突出,就是需要在漿狀液體中,采取程序升溫結晶的方法,這會導致產品降解,雜質增加,穩定性降低。
GB1449749則采用甲基異丁基酮和二氯甲烷萃取后,直接加異辛酸鈉的甲基異丁基酮溶液,沉淀出產品,以替卡西林酸計HPLC純度為85%,但該法容易析出單鈉鹽和二鈉鹽的混合物,造成產品pH值不合格,并且對操作要求苛刻。
CN200610132419.8提供一種直接從替卡西林酸制備替卡西林二鈉鹽的方法,該方法操作簡單,得到的產品純度高,穩定性好。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在-5~50℃下,向青霉素合成反應所得到的替卡西林酸溶液中加入稀釋 劑稀釋后,用活性碳脫色,過濾;加入成鹽劑,在-10~50℃和攪拌條件下 養晶,直至析晶完全,過濾,洗滌;20~80℃真空干燥,得到替卡西林二鈉鹽。
實施例:在0℃下,將含50g替卡西林酸的反應液用50mL×2醋酸丁酯萃取兩次, 合并醋酸丁酯萃取液,用50mL丙酮稀釋,加2g活性碳,脫色30min后, 過濾,向母液中加入異辛酸鈉的丙酮溶液,加入晶種,10℃下攪拌養晶2.5h 后,再慢慢加入100mL丙酮,加畢,減壓過濾,80℃真空干燥,得到白色替卡西林二鈉鹽,收率78%;1HNMR(D2O):7.44(m,1H),7.34(m,1H),7.13(m,1H),5.58(d,1H),5.47(d,1H),4.68(m,1H),4.24(m,1H),1.5(m,6H)。
[1] CN200610132419.8 替卡西林二鈉鹽的制備方法
[2] CN201010226703.8 替卡西林二鈉水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