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樟腦,IUPAC名稱1,7,7-三甲基二環[2.2.1]庚烷-2-酮,是一種萜類有機化合物,室溫下為白色或透明的蠟狀固體,可用于驅離蠹魚,但對蟑螂、蚊子等居家常見生物沒有顯著驅離作用。
樟腦提煉自樟樹干中,樹齡越老的樟樹所富含的樟腦比例越多。提煉方法為將樹干切成小塊用水蒸餾,樟腦油受熱后隨著水蒸汽上升,在接觸到預先放置在上方的陶缸冷卻后便可形成樟腦。
臺灣早期北部山林多為原始樟樹林,老樟樹樹齡千年以上者甚多,后日本政府在臺灣大量砍伐樟腦輸出,因此,臺灣樟腦輸出量曾達世界首位,有“樟腦王國”之稱。
過去使用的樟腦丸多使用萘與萘酚,因此又稱為萘丸,現在則大部分被對二氯苯所取代,而不使用樟腦。
樟腦的用途很多,除了使用在制藥用途上,也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在早期塑膠較不普及時,樟腦為制作底片重要的原料。樟腦一般制成樟腦丸,用于驅蟲、除臭。
1887年諾貝爾利用樟腦研制出了新式火藥,煙霧較少的“無煙火藥”,此種火藥能使敵方不容易發現自己。
樟腦具毒性,不可直接食用。
對于有六磷酸葡萄糖去氫素(G6PD)缺乏癥(通稱蠶豆癥)的患者,建議勿接觸或使用含樟腦 (camphor) 之外用藥品。
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樟腦丸分天然和人工合成兩種。天然樟腦丸主要是從樟樹的枝葉中提取加工而成,呈無色或白色晶體狀,無毒,氣味清香;而合成樟腦丸大多由對二氯苯作為原料制成,氣味刺鼻,有一定毒性,放置不當或放得太多會使人產生頭暈、打噴嚏、皮膚過敏等癥狀。
合成樟腦丸中的對二氯苯又是如何影響人體健康呢?對二氯苯對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對中樞神經有抑制作用,可損害肝、腎。人在接觸高濃度對二氯苯時,可出現虛弱、眩暈、嘔吐等癥狀。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已確認,對二氯苯對動物致癌,對人類可疑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