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巴倫西亞橘烯屬于萜烯化合物,是一大類結構差異很大的天然分子。植物界中有最為多樣性的單萜和倍半萜烯。通常它們在植物抵抗病蟲害及草食動物以及吸引授粉昆蟲方面發揮作用。
報道一、一種生產巴倫西亞橘烯和諾卡酮的重組解脂耶氏酵母菌的構建方法,步驟:通過同源重組的方法,向解脂耶氏酵母的rDNA位點導入巴倫西亞橘烯合酶編碼基因CVS表達盒、諾卡酮合酶編碼基因CYP706M1表達盒和細胞色素P450還原酶的編碼基因AtCPR表達盒,得到生產巴倫西亞橘烯和諾卡酮的重組解脂耶氏酵母菌1;實驗證明,通過同源重組的方法,獲得的生產巴倫西亞橘烯和諾卡酮的重組解脂耶氏酵母菌可以使巴倫西亞橘烯和諾卡酮的產量提高,最少是巴倫西亞橘烯6.5mg/L和諾卡酮30μg/L,最多是18mg/L和0.5mg/L,本方法為人工合成巴倫西亞橘烯和諾卡酮提供了依據。
報道二、鄧紅梅等人報道了SFE-CO2 的沉香精油中含有倍半萜類化合物9種 (巴倫西亞橘烯 、白木香醛醇 、沉香螺旋醇等 ), 芳香族化合物 9 種 (芐基丙酮 、2, 4 -二叔丁基苯酚、香蘭素等 ), 脂肪酸化合物 5 種 (棕櫚酸、硬脂酸等),色酮類 5種 [ 5 -羥基 -7 -甲氧基 -2 -戊色酮、2 -(2 -苯乙基)色烯 -4 -酮等 ] 。文中實驗首次分離出了 γ-芹子烯 、α-可巴烯 -8 -醇、廣藿香醇等 3種倍半萜化合物 ;5 -羥基 -7 -甲氧基 -2 -戊色酮 、8 -甲氧基 -2 -(2 -苯乙基 )色烯 -4 -酮 、7 -芐氧基 -甲酰色烯 -4 酮等 3 種色酮化合物。
CN201410369336.5公開了一種芒果切葉象甲引誘劑及其制備方法,以液體石蠟為溶劑,將100μg/ml的巴倫西亞橘烯、β-香葉烯、異松油烯、β-石竹烯、香橙烯、α-法尼烯、(1R)-(+)-α-蒎烯和反-2-己烯醛進行相同質量混合而成。該引誘劑是從寄主植物中篩選出來的特異性組分,具有作用效果久、目標性強的特點。該引誘劑可使芒果切葉象甲成蟲迅速進入目標誘捕區,并無法從目標誘捕器中逃離,誘捕持效期可達20天以上,大大降低了其在自然環境中交配產卵的幾率,并將雌蟲和雄蟲一并誘殺。對于降低其田間種群數量,提高芒果切葉象甲的防治效果,發展綠色、安全、可持續的無公害技術具有重要的意義。
[1][中國發明] CN201710864583.6 生產巴倫西亞橘烯和諾卡酮的重組解脂耶氏酵母菌及構建方法
[2]CN201410369336.5一種芒果切葉象甲引誘劑及其制備方法
[3]鄧紅梅,童漢清,周如金.沉香中精油的超臨界CO_2萃取及其GC-MS分析[J].華西藥學雜志,2008,23(06):63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