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自然期刊(Nature)發(fā)表了一篇報道(作者M.Baker,以下簡稱Baker的報道)。這篇報道將姜黃素稱作為掩蓋在“黃金盔甲”下的“化學騙子”,并引用了Nelson等人發(fā)表在藥物化學(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期刊上的一篇短論(K. M. Nelson etal. J. Med.Chem. https://doi.org/bw46; 2017),稱其為迄今為止“最為詳實”的關(guān)于姜黃素的綜述(該文在解螺旋有翻譯發(fā)表“”)。
令人震驚的是,這兩篇文章均引用了部分無效的論據(jù),他們的結(jié)論,大大的忽視了許多針對姜黃素的實驗研究。由于這兩篇有失客觀公允的報道引用了錯誤的論據(jù),對有些數(shù)據(jù)進行了不準確的闡釋,甚至是遺漏了非常重要的藥理或臨床數(shù)據(jù),姜黃素的藥理性質(zhì)和藥用價值被錯誤的曝露在了非常消極的聚光燈下。
自然期刊于2017年3月1日再次發(fā)表了由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yī)學院Heger博士及12位來自哈佛醫(yī)學院、索爾克生物研究所、麻省總醫(yī)院等機構(gòu)的科學家共同撰寫的短文(Nature 543, 40 (2017); https://dx.doi.org/10.1038/543040c ),為姜黃素正名,文章雖短,但論據(jù)充分,擲地有聲。
要獲得化學分子藥用價值證據(jù)的最完善方法,就是采用雙盲、安慰劑對照實驗(DBPC)進行求證。Baker的報道聲稱姜黃素沒有任何治療益處。但是,在PubMed上使用術(shù)語“姜黃素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搜索卻找回了49篇文獻,其中17篇文章明確地反駁了姜黃素無效的觀點。這些DBPC試驗證明了姜黃素可以是安全而有效的,另外,共有27篇其他類臨床試驗論文和至少5篇動物實驗論文也佐證了這一觀點。
將候選藥物成功進入臨床的前提條件界定為需要單一的已知靶標和與高通量篩選技術(shù)的相容性,會導致錯失很多有價值的藥物前體(R. L. Elliott,Am. Chem. Soc. Med. Chem. Lett. 3, 688–690; 2012)。高通量本身并不是對藥物進行篩選的金標準,由于其局限性,需要與其他藥物篩選方法共同使用。姜黃素與多個分子靶點的結(jié)合均與調(diào)節(jié)作用相關(guān),而不是直接抑制(Heger M, Pharmacol Rev. 2013 Dec 24;66(1):222-307.)。
高通量篩選的局限性導致其往往成了具有欺騙性的藥物仲裁器,雖能很好的發(fā)現(xiàn)藥物前體,但并不能進行完全有效的篩選。綜上,雖然科學家們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通過實驗確定姜黃素的分子靶標和調(diào)節(jié)機制,但大量的證據(jù)證明了進一步研究姜黃素及其衍生物是非常有價值的。姜黃素可能并不符合藥物化學家對于完美藥物的定義,但無論是動物還是臨床試驗都無可辯駁地證實了姜黃素的藥用潛力。
以下內(nèi)容為關(guān)于“Nature:警惕!姜黃素可能沒“那么神”……”的原文敘述:
姜黃素是一種從姜黃中分離出的化合物,一直被當作治療多種疾病(包括癌癥和阿爾茨海默氏癥)的天然療法。然而,近日最新發(fā)表的一篇綜述稱,姜黃素在生理條件下是不穩(wěn)定的,且不容易被身體吸收。這些特性表明,它可能并不是一個好的候選藥物。
姜黃素(curcumin)是一種從姜黃(turmeric)中分離出的化合物,一直被當作治療多種疾病(包括癌癥和阿爾茨海默氏癥)的天然療法。然而,近日,發(fā)表在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上題為“The Essential Medicinal Chemistry of Curcumin”的一篇Perspective文章,對關(guān)于姜黃素的數(shù)以千計的科學文獻進行綜述發(fā)現(xiàn),這一化合物的治療效益是有限的。
由于獨特的風味和顏色,姜黃常常作為一種香料被添加到咖喱和芥末中。此外,它已經(jīng)在傳統(tǒng)醫(yī)學中被使用了幾個世紀。自上世紀90年代初,科學家們開始關(guān)注姜黃素。這一化合物約占姜黃成分的3%-5%,可能是姜黃產(chǎn)生多種健康促進作用的潛在組成。有超過120個臨床試驗用于檢測這一說法。
通過綜述大量的姜黃素文獻,作者們得出的證據(jù)表明,姜黃素在生理條件下是不穩(wěn)定的,且不容易被身體吸收。這些特性表明,它可能并不是一個好的候選藥物。此外,研究人員并沒能發(fā)現(xiàn)有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證明姜黃素有“包治百病”(cure-all)的潛能。
不過,作者們也表示,這并不一定意味著姜黃的研究應該停止。盡管可能并不像現(xiàn)在被吹捧的一樣能夠治療多種疾病,但姜黃提取物是有健康益處的。研究人員建議,未來的研究應該采取更全面的途徑,解釋姜黃多樣的化學組成。這些成分可能對姜黃的潛在益處作出了協(xié)同貢獻。
Nature報道:欺騙性的姜黃素
針對這篇Perspective,Nature雜志發(fā)表了題為“Deceptive curcumin offers cautionary tale for chemists”的報道。文章稱,這是科學家們發(fā)表過的最全面的姜黃素綜述。結(jié)論發(fā)現(xiàn),沒有證據(jù)表明,姜黃素有任何特別的治療效益。科學家們希望,他們的報告能夠阻止進一步的浪費研究,使研究者們意識到,有些化合物可能非常熱門,但卻不太可能成藥。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Michael Walters說:“姜黃素研究是一個引人警戒的故事。人們總是認為文獻中的東西是正確的,然后建立一個假說,即便這個假說是站不住腳的。”科學家們似乎不會檢查文獻去查看這一化合物是否已經(jīng)被標記是有問題的。自2009年以來,至少有15篇姜黃素論文被撤稿,更多篇文章被修正。
不過,許多研究人員對姜黃素依然樂觀。羅徹斯特大學醫(yī)學中心的放射腫瘤學家Julie Ryan說:“有證據(jù)表明,curcumoids的生物學活性是真實的。”Ryan已經(jīng)在超過600人的臨床試驗中測試了姜黃素治療皮炎的治療效果。雖然她發(fā)現(xiàn)沒有顯著的效果,但她表示,有趨勢表明,值得進一步研究。她認為,姜黃素的化學修飾形式可能會在到達組織方面更有效。
參考資料:
1. Contrary to decades of hype, curcumin alone is unlikely to boost health
2.Deceptive curcumin offers cautionary tale for chem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