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復發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發病機制復雜,臨床上尚未形成統一的再誘導化療方案,通過目前的挽救化療只有30-45%的患者獲得CR,平均OS:7-9個月。R/R AML是白血病治療中最棘手的問題之一,迫切需要新藥物或新方案相關臨床研究。近年來,在AML研究中發現表觀遺傳學調控基因突變發生率約在70%以上,其中DNA甲基化參與AML(特別是在R/R AML)發生、發展的多個過程。目前,去甲基化藥物如地西他濱已作為老年AML常用化療藥物,而對于非老年患者的使用正在摸索中;克拉屈濱也有去甲基化等多種抗腫瘤作用,2009年NCCN指南將克拉屈濱聯合化療方案推薦用于R/R AML的挽救治療中。DNA甲基化在AML中的調控網絡復雜,單一用藥作用有限,地西他濱、克拉屈濱作用靶點不同,如聯合應用有望提高療效。
觀察克拉屈濱、地西他濱聯合化療方案在R/R AML患者中的緩解率及不良反應,從而評價該方案對R/R AML治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研究8例采用克拉屈濱聯合化療方案的患者,并對其療效及毒副作用進行評價。其中6例挽救化療方案:DCIA/DCHA;2例挽救化療方案為CHA/CIA。
DCIA/DCHA:地西他濱(DAC,D)20mg/㎡/d×5d, d1-d5;克拉屈濱(2-CdA,C)5mg/㎡/d×5d, d4-d8;去甲氧柔紅霉素(IDA,I)10mg/㎡/d×3d,d4-d6或高三尖杉酯堿(HHT,H)3mg/㎡/d×7, d4-d10;阿糖胞苷(AraC,A)100-200mg/㎡/d×7d, d4-d10。
CHA/CIA: 克拉屈濱(2-CdA,C)5mg/㎡/d×5d, d1-d5;去甲氧柔紅霉素(IDA,I)10mg/㎡/d×3d,d1-d3或高三尖杉酯堿(HHT,H)3mg/㎡/d×7d, d1-d7;阿糖胞苷(AraC,A)100-200mg/㎡/d×7d, d1-d7。
結果:8例患者中難治性AML4例,復發性AML3例,難治性MDS1例,平均年齡44.9歲。
結果如下:
7例患者1個療程達CR,1例復發性AML患者未緩解,該例患者于第2療程使用克拉屈濱聯合HA方案達CR;
患者中位粒缺期17d(11-29d),(除1例粒缺未恢復患者自動出院外)。
4例患者達CR后橋接移植,過程順利。
主要不良反應為骨髓抑制,該8例患者骨髓抑制均為Ⅳ級;有2例患者出現肺部感染(其中1例患者因感染難以控制而放棄治療,另1例患者考慮為肺部真菌感染,正在接受抗真菌治療)。
本研究小組對克拉屈濱、地西他濱聯合化療方案治療R/R AML進行了前期研究,病例的臨床觀察初步結果療效較好,不良反應尚能耐受,并可作為骨髓移植的橋接方案,值得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