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背景及概述】[1][2][3]
白藜蘆醇是一種在葡萄皮和籽以及其它植物中出現的一種植物抗毒素,它是植物在對紫外線、真菌攻擊、干旱等極端環境作出應激反應而在體內合成分泌的一種物質。白藜蘆醇的來源十分廣泛,一般在葡萄、漿果類、花生等植物中存在,近年來,已有人對白藜蘆醇多種多樣的生物活性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如:抗氧化活性、抑制環氧酶、抑制血小板聚集、抗雌激素等活性。白藜蘆醇具有保護心血管系統、抗氧化、保護心臟、抗炎的作用,以及在腫瘤的化學預防、化療的增強、神經系統的保護、代謝綜合癥的治療、糖尿病中對葡萄糖代謝的改善以及對肥胖的調節都有一定的作用,也具有免疫調節的藥理活性。白藜蘆醇也是一種被公認為對人類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質。它可以作用于多個細胞通路,與限制飲食和煅練對機體的調節有異曲同工之處。
白藜蘆醇酯被認為是一種代謝產物的藥物前體,帶有酰基鏈的衍生物會增加其和細胞膜的親和性,使其更容易穿過細胞膜,在細胞中的酯酶可以切開酯鍵,釋放白藜蘆醇,提高白藜蘆醇的生物利用度。以上表明,對白藜蘆醇進行乙酰化具有重大的意義。鑒于白藜蘆醇的廣泛用途,使很多科學家對白藜蘆醇感興趣,但是由于其很難通過細胞膜,不容易被吸收,所以通過對白藜蘆醇進行衍生化的方法對其進行修飾,如進行乙酰化生成乙酰化白藜蘆醇增加其穿過磷脂雙分子層的能力,來提高白藜蘆醇的生物利用度。并且乙酰化白藜蘆醇也是一種很好的藥物前體,它在人體中可以通過細胞內的酯酶水解為白藜蘆醇,這樣既可以提高白藜蘆醇的穩定性,還可以提高白藜蘆醇的生物利用度。
【結構】
乙酰化白藜蘆醇(英文名稱為Acetyl-trans-resveratrol),化學名稱:3,5,4'- 三乙酰基二苯乙烯,分子式:C20H18O6,分子量354.24,CAS號42206-94-0,外觀:白色至類白色粉末或結晶。
【合成】[3]
1)以3,4’,5-三甲氧基二苯乙烯為原料,采用三氯化鋁與三乙胺形成的絡合物作為脫甲基試劑,在無機鹽的作用下,經脫甲基反應后得到白藜蘆醇;
2)將步驟1)得到的白藜蘆醇在三乙胺作用下與乙酸酐進行乙酰化反應后得到乙酰化白藜蘆醇。本發明步驟中,脫甲基反應的反應式為:
【應用】[4][5]
研究表明白藜蘆醇具有抗腫瘤、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菌、抗病毒、保肝等藥理作用,在防治疾病及保健美容等方面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是很有潛力的天然藥物,有望成為一種可防治多種疾病的新型藥物。白藜蘆醇具有調節血脂水平、防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抗血小板凝集及減少心臟病的突發率等作用。白藜蘆醇的生物活性使其有可能成為人類預防癌癥的一種天然物質,它可防治由環氧化酶及過氧化氫酶的催化物誘導產生的癌癥。白藜蘆醇還具有抗炎、抗過敏、抗病原微生物等多種有益于人體的生物學作用。白藜蘆醇及其苷可以抑制類脂過氧化物在肝臟的堆積,從而減輕肝損傷。另外,白藜蘆醇對抗癌和免疫調節方面的作用,使其在保健上體現出重要的應用價值。白藜蘆 醇是白藜蘆醇的一種前藥,由于白藜蘆醇是多羥基酚類化合物,易被氧化, 用乙酰基保護酚羥基后,得到的乙酰化白藜蘆醇性質非常穩定,同時,乙酰化白藜蘆醇作為白藜蘆醇的前藥,有助于白藜蘆醇半衰期的延長和生物利用度的增加。乙酰化白藜蘆醇進入體內后,在體內轉變為白藜蘆醇,發揮其生物活性。乙酰化白藜蘆醇與普通的白藜蘆醇相比,有以下主要特點:1)穩定性增強,由于三個活性酚羥基被乙酰化,所以乙酰化白藜蘆醇的穩定性有明顯的提高;2)生物利用度提高,由于延長了體內的停留時間,提高了半衰期,生物利用度較好。乙酰化白藜蘆醇可廣泛應用于食品,飲料及保健品方面。
【主要參考資料】
[1] 岳宏. 有機溶劑中脂肪酶催化白藜蘆醇乙酰化反應及其微波優化[D]. 吉林大學, 2015.
[2] 梁力. 乙酰化白藜蘆醇和白藜蘆醇在 sD 大鼠體內藥代動力學研究[D]. 第四軍醫大學, 2012.
[3] 李洪武;楊和軍;蔣棟;郭擁政;張喜;郭洪巨;俞文彬;呂士華. 一種合成乙酰化白藜蘆醇的方法. CN201510008806.X,申請日2015-01-08
[4] 劉志強;李偉.乙酰化白藜蘆醇的半合成方法 . CN201210570030.7 ,申請日2012-12-14
[5] 李先寬, 李赫宇, 李帥, 等. 白藜蘆醇研究進展[J]. 中草藥, 2016, 47(14): 2568-2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