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PBC)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肝內膽汁淤積性疾病。PBC多見于中老年女性,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乏力和皮膚瘙癢;其病理特點為進行性、非化膿性、破壞性肝內小膽管炎,最終可發展至肝硬化。
目前,熊去氧膽酸(UDCA)仍是唯一經隨機對照臨床試驗證實治療本病安全有效的藥物。然而,對UDCA應答不充分的患者,長期存活率仍然有限。因此,對UDCA應答不充分的患者,需要額外的治療方案。
苯扎貝特是一種過氧化物酶增殖體活化受體的泛激動劑,或可用于緩解PBC患者的生化指標,減輕癥狀及炎癥。來自法國索邦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一項安慰劑對照III期試驗(BEZURSO),納入了100例對UDCA應答不充分的PBC患者,評估了貝特類藥物用于此類患者的療效、安全性和不良反應。
患者隨機分配至安慰劑組聯合UDCA組(n=50)或苯扎貝特400mg/天聯合UDCA治療組(n=50)。隨訪24個月,每3個月進行一次隨訪。在基線、12個月和24個月時進行肝臟超聲和肝硬度測量(肝硬度小于6 kPa為正常)。主要研究結果為獲得完全生化應答的患者比例,定義為24個月時的總膽紅素、堿性磷酸酶、轉氨酶、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指數水平正常。
1. 主要研究結果:
苯扎貝特組中31%的患者獲得完全生化應答,安慰劑組中沒有患者獲得生化應答(P<0.001)。
2. 次要研究結果:
①生化指標測量:總膽紅素、堿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轉移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白蛋白、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以及血小板計數的特異性變化與主要研究結果的結果一致。
②患者報告結局、肝纖維化:皮膚瘙癢、乏力和非侵入性肝纖維化診斷包括肝臟硬度和增強肝纖維化評分的結果與主要研究結果一致。
③臨床結局:兩組均有2例患者發生了終末期肝病相關并發癥。
3. 安全性與不良事件:
苯扎貝特組患者的肌酐水平升高了5%,安慰劑組患者的肌酐水平減少3%。苯扎貝特組的肌痛發生率為20%,安慰劑組的數據為10%。
總體來看,對于單用UDCA應答不充分的PBC患者,UDCA聯合苯扎貝特治療方案的生化指標應答率明顯優于安慰劑聯合UDCA。未來仍需要更長期和更大型的研究來評估貝扎貝特對PC患者的臨床結果的影響。
Corpechot C, Chazouillères O, et al. A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Bezafibrate in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N Engl J Med. 2018 Jun 7;378(23):2171-2181. doi: 10.1056/NEJMoa171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