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1-氯甲酰基-3-甲磺酰基-2-咪唑烷酮是一種醫藥中間體,可用于制備美洛西林鈉。美洛西林鈉是國家基本藥物之一,其為青霉素工業鹽的下游產品,屬第三代半合成廣譜抗生素。美洛西林鈉具有良好的耐酸、耐堿和耐酶性,對革蘭氏陽性球菌、桿菌抗菌作用強,且對銅綠假單胞菌、肺炎棵雷伯桿菌、鏈球菌等細菌感染療效確切。近年來,在倡導合理用藥的環境推動下,美洛西林鈉產量快速增長。
1)合成1-甲磺酰基-2-咪唑烷酮
室溫條件下,取2-咪唑烷酮40g,甲基磺酰氯60g,加入裝有機械攪拌和回流冷凝管的500mL三口燒瓶中,開啟攪拌裝置使其混合均勻;然后緩慢升溫至65℃,進行反應1h,然后將溫度溫升至105~110℃,反應4h。此過程中,物料逐漸變粘稠,形成白色固體,反應結束后加入水400mL進行溶解,并將溫度降至15℃,使其結晶,然后進行過濾,并在40℃條件下進行真空干燥,使其含水量小于0.5%,從而獲得47g1-甲磺酰基-2-咪唑烷酮,收率61.6%,其熔點為189~192℃。
2)合成1-氯甲酰基-3-甲磺酰基-2-咪唑烷酮
將上步驟中獲得的1-甲磺酰基-2-咪唑烷酮30g再次加入500mL設有機械攪拌裝置和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燒瓶中,并加入300mL無水氯仿和19.5g三光氣,將溫度降至-5~0℃,再緩慢滴入吡啶18g,并將反應溫度控制為10~20℃,攪拌30min后,停止攪拌,讓其靜置反應8h;此后每隔8h啟動攪拌10min,共反應48h;然后進行抽濾,并用約300mL冷水洗滌,然后用30mL左右的乙醇洗滌;再次抽濾,干燥后獲得33.5g的1-氯甲酰基-3-甲磺酰基-2-咪唑烷酮,其收率為80.9%,熔點為177~179℃,純度達到99.4%。
在反應瓶中加入1-甲磺酰基-2-咪唑烷酮13.75g、氯仿41.25ml,丙酮15ml,三光氣9.94g,,冰浴冷卻。于攪拌下加入4-DMAP0.42g,升溫至15℃,反應5min,抽濾反應液,用400ml純化水洗滌固體三次,60℃烘干,即為1-氯甲酰基-3-甲磺酰基-2-咪唑烷酮,純度99.7%,收率95.5%,產品流動性好。
本方法具有以下優點:
(1)針對現有技術中催化劑用量大且催化效果不理想,造成反應時間長,導致產品產品容易發粘,流動性差的問題,該合成路線引入4-DMAP做催化劑,用4-DMAP代替吡啶、三乙胺、N,N-二甲基甲酰胺,反應時間短,反應速率快,反應速率增加20-25倍,極大地減少了生產周期。
(2)本方法選擇復合溶劑氯仿和丙酮作為溶劑,提高了反應速率,同時提高了產品純度。
(3)反應通過選擇高效催化劑,使得反應更易進行,從而使反應操作簡單,提高了產率,縮短反應時間,而且工藝指標更容易控制。
1-氯甲酰基-3-甲磺酰基-2-咪唑烷酮可用于制備美洛西林鈉。方法如下:
在室溫條件下,將200mL純化水和20g氨芐西林加入裝有機械攪拌的500mL三口燒瓶中,滴加10%的氫氧化鈉溶液控制pH值在9.3~9.6,并至溶液澄清;然后分次加入步驟2)中制備的1-氯甲酰基-3-甲磺酰基咪唑烷酮13.3g,同時滴加氫氧化鈉溶液,以將反應pH控制在7.3~7.6;然后加入160mL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分相;取萃取的水相加入1mol/l的稀鹽酸溶液,使萃取的水相pH達到2.0,以析出結晶;然后今進行抽濾、干燥、獲得了26.5g的美洛西林酸,收率為84.0%,含量達99.0%。
同樣在室溫條件下,在250mL的燒杯中,加入丙酮50mL、氨芐西林20g,攪拌至完全溶解;在1000mL的燒杯中,加入丙酮60mL、異辛酸鈉14.8g,也攪拌完全溶解。然后在20℃溫度下,將兩溶液混合形成異辛酸鈉溶液,并將步驟3)中制得的美洛西林酸溶液與該異辛酸鈉溶液混合,控制反應溫度為20~25℃,反應2h;在反應1h左右時,向反應液中滴加異丙醇400mL,使其析出白色固體1h;然后在25℃下進行養晶2h;再經過濾,異丙醇洗滌后,40℃條件下真空干燥4h,得到19.6g的美洛西林鈉白色固體,其收率為95%,純度為99.0%,含量為96.0%。
[1][中國發明]CN202010350164.2一種溶媒結晶制備美洛西林鈉的工藝
[2]CN201410777339.21-氯甲酰基-3-甲磺酰基-2-咪唑烷酮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