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長春花是夾竹桃科長春花屬一種重要的藥用植物,原產南亞、非洲東部及美洲熱帶。長春花全草入藥可止痛、消炎、安眠、通便及利尿,全株具有毒性,誤食后會造成白血球減少、血小板減少、肌肉無力、四肢麻痹等癥狀。長春花全株尤其根部中含有多種吲哚類生物堿,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由于長春質堿不穩定,容易分解,故一般將其與酒石酸成鹽,形成穩定的長春質堿酒石酸鹽(也稱為酒石酸長春質堿)。
由于長春質堿酒石酸鹽極為難溶,一般的溶劑例如水、苯類、醇類、醚類、氯代甲烷、烷烴等都很難將其溶解,這為長春質堿酒石酸鹽的進一步純化帶來了很大的難題。故要想得到高純度的98%以上的長春質堿酒石酸鹽,因此需要將長春質堿通過柱層析、離子交換樹脂、大孔樹脂等色譜層析技術純化成98%以上,然后成鹽,以得到高純度的98%以上的長春質堿酒石酸鹽。這種方法純化步驟繁瑣、耗費時間長、長春質堿收率低,不適于工業化生產。
長春質堿酒石酸鹽為長春質堿的酒石酸鹽,長春質堿(英文名Catharanthine)是長春花生物堿中的一種,動物實驗表明其具有降壓作用,是合成臨床上廣泛應用的抗腫瘤藥物酒石酸長春瑞濱、硫酸長春堿和長春新堿的重要起始原料之一,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有實驗應用熒光光譜法、紫外光譜法和熒光探針研究了酒石酸長春質堿和鯡魚精DNA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在pH為7.4的Tris-HCl緩沖溶液體系中,DNA對酒石酸長春質堿產生了較強的熒光猝滅作用,其猝滅機制判斷為靜態猝滅,計算了25℃和40℃兩個不同溫度下酒石酸長春質堿與DNA的結合常數分別為5.38×104和5.85×102,結合位點數分別為1.405和0.8306。
根據兩個溫度下的結合常數計算出酒石酸長春質堿與DNA反應的熱力學參數ΔHm=-233.77kJ.mol-1,ΔGm(298K)=-27.0kJ.mol-1,ΔSm(298K)=-693.8J.K-1.mol-1,根據熱力學參數確定了酒石酸長春質堿與DNA之間的作用力以氫鍵和范德華力為主.紫外光譜實驗結果表明,隨著DNA濃度的增大,酒石酸長春質堿的紫外吸收峰發生顯著降低和藍移,結合熒光探針實驗進一步證明酒石酸長春質堿是以溝槽結合的方式與DNA結合。
一種長春質堿酒石酸鹽的制備方法,該方法以新鮮的長春花全株為起始原料,增大了長春質堿的含量,通過提取、pH萃取分離純化可以得到純度78%左右的長春質堿粗品,再通過成鹽、重結晶即可直接得到99%以上高純度的、且易于保存的長春質堿酒石酸鹽。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1)取新鮮的長春花全株,用氯化鈉水溶液超聲浸泡,然后取出直接放入流速為5-8m/s的-15~-25℃的冷空氣中冷凍干燥,冷凍干燥后將長春花全株粉碎;
(2)將步驟(1)的長春花全株粉末加入水中,調節pH為1.3-1.6,超聲浸泡2-3h,過濾取濾液,將濾液調整pH為8-9,然后以噴霧的形式從萃取罐頂部噴入,同時將萃取劑以噴霧的形式從萃取罐的下部噴入,噴入完畢萃取收集有機相;所述萃取劑為正溴丙烷和乙醇的混合物;
(3)將有機相減壓除去溶劑,剩余物用無水乙醇完全溶解,加入硫酸的乙醇溶液調節pH至3.8-4.1,靜置、分離,取濾液;
(4)將步驟(3)的濾液減壓蒸干,剩余物用水溶解,調pH為1.5-2.5,攪拌,至溶液澄清,然后用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液萃取,取水相,水相調pH至4.5-4.8,然后用甲苯和石油醚的混合液萃取,將所得有機相減壓蒸干,得長春質堿粗品;
(5)將長春質堿粗品用甲醇溶解,然后向其中加入酒石酸的甲醇溶液,超聲反應,析晶,得長春質堿酒石酸鹽;
(6)將長春質堿酒石酸鹽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熱至全溶,然后加入甲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液,攪拌均勻后重結晶,所得晶體即為長春質堿酒石酸鹽純品。
[1] CN201410761229.7一種長春質堿酒石酸鹽的制備方法
[2] 酒石酸長春質堿與DNA相互作用的光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