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異環磷酰胺是一種常用的抗癌藥物,用于多種兒童惡性腫瘤的一線化療,包括淋巴瘤、尤文氏肉瘤、骨肉瘤、神經母細胞瘤、橫文肌肉瘤、肝母細胞瘤等等。也是復發、難治性腫瘤的挽救方案的常用藥物之一,在兒童腫瘤患者中應用廣泛。
異環磷酰胺特有的副作用是對泌尿道的刺激,嚴重時會出現出血性膀胱炎。因此,使用時要補充大量水分以增加尿量,并用特殊的解毒藥物進行解毒。
然而,異環磷酰胺還可誘發腦病,據報道在成人腫瘤患者中的發生率約10%~40%。
臨床表現可以是小腦共濟失調、精神錯亂、幻覺、錐體外系癥狀、癲癇或緘默等等。
大多數異環磷酰胺誘發的腦病經治療后是可逆的,能恢復正常,但有時也會導致嚴重后果,甚至致命。
最近,日本Shinshu大學醫學院的Ryu Yanagisawa教授團隊的一項研究回答了上述問題。
該研究中共有88例腫瘤患兒接受了含異環磷酰胺的方案化療。
其中7例出現了異環磷酰胺誘發的腦病,發生率為8.0%。
出現此并發癥的年齡范圍是1.4~6.5歲,中位年齡為4.3歲。
發生時間是開始使用異環磷酰胺后的56~115小時,中位時間是61小時。
7例患者中有6例僅通過對癥、支持治療后好轉。從出現腦病到恢復的時間是17~129小時,中位時間是46小時。
另有1例不能恢復,最終死于心力衰竭。
研究者還比較了有或沒有出現此并發癥的患者的生存率,發現兩者的總生存率沒有差別。
進一步分析發生這種并發癥的危險因素,未發現異環磷酰胺的劑量、給藥時間、療程數和累積劑量等等與其誘發的腦病有關聯。顱內腫瘤、顱腦放療等也與此無關。
而異環磷酰胺與順鉑或卡鉑聯合用藥時,出現腦病的風險是其他患者的4倍,是最重要的危險因素。
異環磷酰胺誘發腦病的確切機制未明。異環磷酰胺的代謝產物氯乙醛是一種神經毒素,可能是導致腦病的主要原因。
順鉑和卡鉑本身具有腎毒性,也可增強異環磷酰胺誘發的腎毒性。聯合使用時有可能增加神經毒素的產生。
異環磷酰胺一般在肝臟代謝產生活性,代謝產物由腎臟排出。當腎功能不全時腦病發生風險增加。
氯乙醛與血清蛋白結合率較高。低血清白蛋白水平可能會導致未結合的氯乙醛增多,進入中樞神經系統而引起神經毒性。
總之,異環磷酰胺誘發的腦病并不少見。雖然大多數是可逆的,但也可致命。
對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在使用異環磷酰胺時須警惕腦病的發生,盡早診治。
來源:兒童腫瘤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