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吲哚菁綠為暗綠青色疏松狀固體,遇光和熱易變質。
吲哚菁綠為診斷用藥。由于吲哚菁綠(ICG)靜脈注入體內后,迅速和蛋白質結合,色素不沉著于皮膚,也不被其它組織吸收,其最大吸收峰由水溶液的780nm轉變成805nm,所以測血中ICG濃度不受黃疸及溶血標本影響。是用來檢查肝臟功能和肝有效血流量的染料藥。
靜脈注入體內后,立刻和血漿蛋白結合,隨血循環迅速分布于全身血管內,高效率、選擇地被肝細胞攝取,又從肝細胞以游離形式排泄到膽汁中,經膽道入腸,隨糞便排出體外。由于排泄快,一般正常人靜注20分鐘后約有97%從血中排除、不參與體內化學反應、無腸肝循環(進入腸管的ICG不再吸收入血)、無淋巴逆流、不從腎等其它肝外臟器排泄。靜注后2~3分鐘瞬即形成均一單元達到動態平衡,約20分鐘血中濃度被肝細胞以一級速率消失,即成指數函數下降。當肝臟病變,肝有效血流量和肝細胞總數降低時,血漿ICG消除率K值明顯降低;血中ICG滯留率R值明顯升高。
吲哚菁綠主要用于診斷各種肝臟疾病,了解肝臟的損害程度及其儲備功能。用于診斷肝硬化、肝纖維化、韌性肝炎、職業和藥物中毒性肝病。
試驗前用“ICG試敏針”于患者前臂掌側皮內注射0.1ml,10~15分鐘,觀察有無紅暈,確無無過敏反應后,再按下法進行肝臟功能檢查。1.測定血中滯留率或血漿消失率時:以滅菌注射用水將ICG稀釋成5mg/ml,按每公斤體重相當于0.5mg的ICG溶液,由肘靜脈注入,邊觀察病人反應,邊徐徐地注入,一般在10秒鐘內注完。2.測定肝血流量時:25mgICG溶解在盡可能少量的滅菌注射水中,再用生理鹽水稀釋成2.5~5.0mg/ml濃度,靜脈注入相當于3mgICG的上述溶液。接著,以每分鐘0.27~0.49mg比例持
本制劑不完全溶解時,可能發生惡心、發燒、休克等反應。
1.對本制劑有過敏既往史的病人。
2.有碘過敏既往史的患者(本制劑含碘,故可引起碘過敏的可能)。
1.為防止過敏性休克,要充分問診,對過敏性體質者慎重使用。用藥前應預先備置抗休克急救藥及器具,注射ICG后要注意觀察有無口麻、氣短、胸悶、眼結膜充血、浮腫等癥狀,一旦發生休克反應立即中止ICG試驗,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如輸液、給升壓藥、強心劑、副腎皮質激素、吸氧、人工呼吸等。
2.一定要用附帶的滅菌注射用水溶解ICG,并使其完全溶解。不得使用其它溶液如生理鹽水等。可用注射器反覆抽吸、推注,使其完全溶解后,水平觀察玻璃壁確證無殘存不溶藥劑,方可使用。
3.臨用前調配注射液,已溶解的溶液不能保存再使用。
4.請病人早晨空腹、仰臥位、安靜狀態下進行該項試驗檢查。脂血癥、乳糜血對本試驗有影響。浮腫、消瘦、肥胖及失血過多的病人可產生測定值的誤差。
5.膽囊造影劑、利膽劑、利福平、抗痛風劑可造成本試驗誤差。
6.本試驗對甲狀腺放射性碘攝取率檢查有影響,應間隔1周以上再檢查。
尚不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