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商品名
VePesid, VP-16
化合物類別
表鬼臼毒素,拓撲異構酶II抑制劑
藥物類別
化療藥物
制藥商
百時美施貴寶制藥 Bristol-Myers Squibb
作用機理
●從盾葉鬼臼植物中提取的植物生物堿。
●細胞周期——在S期晚期和G2期具有活性的特異性藥劑。
●通過穩定拓撲異構酶II-DNA復合物和防止DNA解旋來抑制拓撲異構酶II。
耐藥機理
●P170糖蛋白表達增加的多藥耐藥表型。結果藥物外流增強,細胞內藥物積聚減少。對長春花生物堿、蒽環類、紫杉烷類和其他天然產物具有交叉抗性。
●拓撲異構酶II表達降低。
●拓撲異構酶II突變,與藥物結合親和力降低。
●DNA修復酶的活性增強。
吸收
口服膠囊的生物利用度約為50%,要求口服劑量為靜脈注射劑量的兩倍。然而,口服生物利用度是非線性的,并且隨著藥物劑量的增加(>200mg)而降低。食品和/或其他抗癌劑的存在不會改變藥物吸收。
分布
迅速分布到所有體液和組織中。大部分依托泊苷(90%–95%)與蛋白質結合,主要與白蛋白結合。白蛋白水平降低導致游離藥物的比例增加,并可能導致宿主毒性的發生率增加。
代謝
主要由肝臟通過葡萄糖醛酸化代謝為羥基酸代謝物,其活性低于母體化合物。約30%-50%的依托泊苷通過尿液排泄,只有2%-6%通過膽汁排泄在糞便中。消除半衰期為3至10小時。
用藥指導
1.生殖細胞腫瘤。
2.小細胞肺癌。
3.非小細胞肺癌。
4.非霍奇金淋巴瘤。
5.霍奇金淋巴瘤。
6.胃癌。
7.高劑量移植治療各種惡性腫瘤,包括乳腺癌、淋巴瘤和卵巢癌。
劑量范圍
1.靜脈注射(IV):睪丸癌——作為PEB方案的一部分,第1-5天100 mg/m2IV,每3周重復一次循環。
2.靜脈注射(IV):小細胞肺癌——作為順鉑/VP-16方案的一部分,第1-3天100–120 mg/m2IV,每3周重復一次循環。
3.小細胞肺癌——50 mg/m2/天 PO,連續21天。
藥物相互作用
華法林——依托泊苷可能通過延長PT和INR來改變華法林的抗凝作用。凝血參數(PT和INR)需要密切監測,華法林的劑量可能需要調整。
特殊注意事項
1.腎功能異常患者應謹慎使用。建議腎功能不全患者減少劑量。應獲得基線CrCl,治療期間應仔細監測腎臟狀況。
2.肝功能異常患者應謹慎使用。建議在此情況下減少劑量。
3.給藥時長至少30-60分鐘,以避免低血壓風險。如果血壓下降,立即停藥并進行靜脈輸液。重新開始治療后,必須降低給藥速率。
4.仔細監測過敏反應。在治療的初始輸注期間更常見,可能與藥物配制的聚山梨酯80載體有關。在極少數情況下,這種過敏反應可能是致命的。應立即停止該藥物,并使用抗組胺藥、類固醇、H2受體阻滯劑(如西咪替丁)和升壓藥進行治療。
5.密切監測注射部位是否有靜脈炎的跡象,避免藥物外滲。
6.D類妊娠。應避免母乳喂養。
毒性1
骨髓抑制。白細胞減少比血小板減少更常見,劑量限制性毒性。最低點通常發生在治療后10-14天,第21天恢復。
毒性2
惡心嘔吐。約30%–40%的患者發生,一般為輕度至中度。口服給藥更常見。
毒性3
厭食癥。
毒性4
近三分之二的患者出現脫發。
毒性5
粘膜炎和腹瀉在標準劑量下是不常見的,但在高劑量移植情況下更常見。
毒性6
過敏反應包括寒戰、發熱、支氣管痙攣、呼吸困難、心動過速、面部和舌頭腫脹以及低血壓。發生在不到2%的患者中。
毒性7
藥物輸注時有金屬味。
毒性8
注射部位局部炎癥反應。
毒性9
輻射會引起皮膚變化。
毒性10
繼發性惡性腫瘤風險增加,尤其是急性髓細胞白血病。通常在治療后5-8年內發生,且無先前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