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鹽酸地爾硫卓為白色或類白色疏松塊狀物或粉末。
1.藥理本品為鈣離子通道阻滯劑,其作用與心肌及血管平滑肌除極時抑制鈣離子內流有關。本品可以有效地擴張心外膜和心內膜下的冠狀動脈,緩解自發性心絞痛或由麥角新堿誘發冠狀動脈痙攣所致心絞痛;通過減慢心率和降低血壓,減少心肌需氧量,增加運動耐量并緩解勞力型心絞痛。本品可以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周圍血管阻力下降,血壓降低;其降壓的幅度與高血壓的程度有關,血壓正常者僅使血壓輕度下降。本品有負性肌力作用,并可減慢竇房結和房室結的傳導。
2.毒理致癌、致突變和生殖毒性作用有報告大鼠服用本品24個月,小鼠服用本品21個月未發現致癌作用。體外細菌實驗未發現致突變作用。動物實驗證實本品對生育力無明顯作用。
本品口服后通過胃腸道吸收較完全(達92%)。單劑口服本品120mg后2~3小時可測到血漿藥物濃度,6~11小時達到血漿藥物濃度高峰。單劑或多劑口服本品后的表觀消除半衰期為5~7小時。當每日劑量由120mg增至240mg,其AUC增加2.6倍。當每日劑量由240mg增至360mg,其AUC增加1.8倍。僅2-4%原藥由尿液排除。血漿蛋白結合率70-80%。最小有效血藥濃度50-200ng/ml。
1.冠狀動脈痙攣引起的心絞痛和勞力型心絞痛。2.高血壓。
口服,起始劑量60~120mg/次,每日2次(一次2~4片,一日2次),平均劑量范圍為240~360mg/天。
鹽酸地爾硫卓的常見不良反應:浮腫、頭痛、惡心、眩暈、皮疹、無力。少見的不良反應(<1%):心血管系統:心絞痛、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心動過緩、束支傳導阻滯、充血性心衰、心電圖異常、低血壓、心悸、暈厥、心動過速、室性早搏。神經系統:多夢、遺忘、抑郁、步態異常、幻覺、失眠、神經質、感覺異常、性格改變、嗜睡、震顫。消化系統:厭食、便秘、腹瀉、味覺障礙、消化不良、口渴、嘔吐、體重增加、堿性磷酸酶、乳酸脫氫酶、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輕度升高。皮膚:瘀點、光敏感、瘙癢、蕁麻疹。其他:弱視、CPK升高、口干、呼吸困難、鼻出血、易激惹、高血糖、高尿酸血癥、陽痿、肌痙攣、鼻充血、多尿、夜尿增多、耳鳴、骨關節痛、脫發、多形性紅斑、錐體外系綜合征、齒齦增生、溶血性貧血、出血時間延長、白細胞減少、紫癜、視網膜病變、血小板減少、剝脫性皮炎。
1.病態竇房結綜合癥未安裝起搏器者。2.II或III度房室傳導阻滯未安裝起搏器者。3.收縮壓低于12kPa(90mmHg)。4.對本品過敏者。5.急性心肌梗死或肺充血者。
本品可延長房室結不應期,除病態竇房結綜合癥外不明顯延長竇房結恢復時間。罕見情況下此作用可異常減慢心率(特別在病態竇房結綜合癥患者)或致II或III度房室傳導阻滯。本品與β受體阻滯劑或洋地黃合用可導致對心臟傳導減緩的協同作用。有報道一例變異性心絞痛患者口服本品60mg致心臟停搏2-5秒。
本品有負性肌力作用,在心室功能受損的患者單用或與β受體阻滯劑合用的經驗有限,因而這些患者應用本品須謹慎。
3.本品最大降壓效果常在14天后達到,使用本品偶可致癥狀性低血壓。
4.應用本品罕見出現急性肝損害,表現為堿性磷酸酶、乳酸脫氫酶、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明顯增高及其他急性肝損害征象。停藥可恢復。
5.本品在肝臟代謝,由腎臟和膽汁排泄,長期給藥應定期監測肝腎功能。肝腎功能受損者應用本品應謹慎。
6.皮膚反應多為暫時的,繼續應用本品也可消失。有少數報道皮膚反應可進展為多型紅斑和/或剝脫性皮炎。如果皮膚反應為持續性應停藥。
7.本品由于可能與其他藥物有協同作用,同時使用對心臟收縮和/或傳導有影響的藥物時應謹慎,并仔細調整所用劑量。
8.本品在體內經細胞色素P450氧化酶進行生物轉化,與經同一途徑進行生物轉化的其他藥物合用時可導致代謝的競爭抑制。故在開始或停止同時使用本品時,對相同代謝途徑的藥物劑量,特別是治療指數低的藥物或有肝腎功能受損的患者,須加以調整以維持合理的血藥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