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輔酶Q10(Coenzyme Q10,CoQ10)是一種存在于所有進行有氧呼吸的真核生物中的輔酶。Q代表醌基,10則代表其尾部接上的異戊二烯的數量。其結構與維生素K、維生素E與質體醌相似。輔酶Q10是真核細胞線粒體中電子傳遞鏈和有氧呼吸的參與物質之一,也是電子傳遞鏈中唯一非蛋白質成員,人體內有95%的能量會由此形成,因此在能量需求較高的器官上(例如心臟、肝臟、腎臟等)都能發現較多的輔酶Q10。
輔酶Q10能攜帶一個或兩個電子,肇因于其三種氧化還原態,從氧化數高至低分別為泛醌(ubiquinone,Q)、半醌(semiquinone、ubisemiquinone,Q-)、還原態泛醌(ubiquinol,QH2)。除此之外,它也是抗氧化劑。
分子中的醌式結構使泛醌具有氧化型與還原型兩種形式,在細胞內這兩種形式可以相互轉變,這是泛醌作為電子傳遞體的基礎。泛醌的電子得失可以分兩步進行,即一次轉移一個電子,也可以經一步進行,同時轉移兩個電子。
泛醌存在于多數真核細胞中,尤其是線粒體。它是呼吸鏈組分之一;其在線粒體內膜上的含量遠遠高于呼吸鏈其他組分的含量,而且脂溶性使它在內膜上具有高度的流動性,特別適合作為一種流動的電子傳遞體。
泛醌中的苯醌部分在體內以酪氨酸為原料合成,而異戊二烯側鏈則是由乙酰輔酶A原料經甲羥戊酸途徑而合成。因此,通過阻斷甲羥戊酸途徑而發揮作用的降血壓藥β-阻滯劑和降膽固醇藥他汀,在使用時也會影響到體內泛醌的合成。
但是,沒有足夠數據證明輔酶Q10補充劑或有助于免疫系統、心臟功能、預防癌癥等健康支持作用。輔酶Q10也未經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準用于治療任何疾病。
Q10存在于動、植物界中,被認為是“非維生素營養素”,意味著可從食物中攝取或于人體內制造。肉類、堅果類或蔬菜種子等食物含有Q10,但食物加工與烹調過程都會造成破壞,如氧化、熱。可從下列食物中增加攝取: (1)植物類:食物中最主要的來源是“多元不飽和油類”,如大豆;含量中等的食物是“單元不飽和油類”,如橄欖油。“飽和油類”如椰子油等,其他蔬菜如菠菜、花椰菜等皆含之。(2) 動物類:海產食物皆富含Q10,其中以鯖魚、沙丁魚、鮪魚較為豐富,牛肉、雞肉亦含有。 (3)堅果類:如花生、胡桃、腰果等。
輔酶Q10一般作為營養補充品,并以膠囊形式發售,商品名稱通常為Q10。一般國家不將其視為藥品,并且不能宣稱其療效。以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食藥署為例,將其定為食品添加物,不得宣稱療效,規定其每日食用限量為三十毫克,且要求廠商標示“哺乳期間婦女及服用抗凝血藥品(warfarin)之病患,不宜食用”等警語字樣。 一般市售Q10的來源分為兩類:
(1)天然發酵萃取法:以特定的酵母或微生物經發酵復制分離取得,是目前自然的制造方式,與人體自行制造Q10的結構式相同,皆為反式(Trans isomers)異構物的形態,與人體的相容性及安全性較佳,但成本高。
(2)煙葉化學合成制造法:以煙葉中的茄尼醇(solanesol)為原料,經化學合成,大量生產可以降低成本,但是因為除了反式(Trans isomers)異構物外,還摻雜了許多順式(Cis Isomers)異構物與Q9,與人體的相容性及安全性常被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