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金剛烷(三環[3.3.1.1]癸烷)是一種周正對稱、非常穩定的籠狀烴,由10個碳原子和16個氫原子構成的環狀四面體碳氫化合物,其基本骨架類似于金剛石的一個晶格單元。在其分子量范圍內,金剛烷是已知分子中最接近球形的烴類分子,其剛性環系和對稱性結構決定了它具有獨特的物理特征和化學性質。
金剛烷基酚也就是4-(1-金剛烷基)苯酚,可作為合成高耐熱性聚芳酯、聚芳醚及功能性聚合物聚芳砜等的單體,也可作為其它添加劑使用。金剛烷已經在微電子、通訊、航空、光學儀器、生物醫學等高新技術領域顯示出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尚未見4-(1-金剛烷基)苯酚合成方法的報導。
4-(1-金剛烷基)苯酚
以化合物4-(1-金剛烷基)苯酚為基礎,對其苯酚環進行結構修飾所形成的新的一類包含金剛烷結構單元的4-(1-金剛烷基)苯酚衍生物對缺氧誘導因子-1的抑制能力。這類化合物對缺氧誘導因子-1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取32g(0.235mol)金剛烷、0.235mol液溴12ml加入裝有溴化氫吸收裝置的100ml的反應瓶中,升溫至50℃,反應0.5小時,90℃反應1.5小時,然后在120℃,反應2小時。放置過夜。用飽和亞硫酸氫鈉水溶液還原未反應的溴,過濾,水洗至中性,真空烘箱烘干。用甲醇重結晶,得淺黃色結晶,干燥,收率71.1%。
取干燥后的1-溴金剛烷10g(0.047mol)、苯酚5.2g(0.047mol)、苯50ml(0.56mol)放入100ml接有回流裝置的反應瓶中。40℃反應6小時,60℃反應24小時,90℃回流反應42小時。反應后的溶液用熱水處理,使4-(1-金剛烷基)苯酚沉淀,同時洗去未反應的間苯二酚,抽濾得到產物,產物經真空干燥箱干燥后用甲苯重結晶,得白色產物,收率67.5%。上述4-(1-金剛烷基)苯酚合成。
[1]段瓊. (2016). 新型含金剛烷結構缺氧誘導因子-1抑制劑的合成及抗腫瘤活性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長春工業大學).
[2] 劉卅, & 郭建維. (2008). 相轉移催化法合成新型金剛烷基聚芳酯. 化工學報, 59(6), 1556-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