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背景及概述】[1][2]
β-內酰胺類抗生素是目前最主要的獸醫臨床抗感染藥物,20世紀60年代開發的半合成青霉素。阿莫西林(Amoxicillin)又稱羥氨芐青霉素,為半合成的耐酸廣譜青霉素類抗生素。阿莫西林是一種青霉素類抗菌藥物,阿莫西林是一種白色或類白色結晶粉末,味微苦,比旋度290°~310°,微溶于水但不溶于乙醇,其化學結構是在 AMP( 氨芐青霉素) 的側鏈苯環上增加了一個羥基,所以阿莫西林的性質與 AMP 頗為相似。AMO 對副傷寒沙門菌、傷寒沙門菌均有較強的抗菌效果,廣泛用于治療敏感菌引起的膽道、尿路、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該。藥抗菌譜廣,殺菌力強,作用迅速,對主要的革蘭氏陽性菌及一些陰性菌如鏈球菌、巴氏桿菌、不產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奇異變形桿菌等均敏感,可廣泛用于治療各種動物的尿道、呼吸道及皮膚的敏感菌感染。阿莫西林比青霉素類抗生素又有以下幾個特點:抗菌譜更廣,其對厭氧菌也具有更高的滅菌效果,引起的過敏反應較低;所以,阿莫西林比起青霉素治療效果更好,是當前倍受重視一類抗生素。目前,國外已批準使用于牛、狗、貓,并有在豬、羊進行治療研究的報道;國內已批準使用于豬、牛及家禽的敏感菌感,臨床使用的主要為阿莫西林鈉及阿莫西林三水合物。阿莫西林是廣譜 β-內酰胺抗菌藥物,其具有抗菌效果好,抗菌譜廣,不良反應少等優點,與其他藥物聯用療效更好。
但應用前應注意詢問患者過敏史,青霉素過敏者要慎用,以免導致藥物過敏,引發意外。
【結構】
阿莫西林化學名:(2S,5R,6R)-3,3-二甲基-6-[(R)-(-)-2-氨基-2-(4-羥基苯基)乙酰氨基]-7-氧代-4-硫雜-1-氮雜雙環[3.2.0]庚烷-2-甲酸。
【藥理作用】[2]
阿莫西林作為一種青霉素類抗菌藥,其抗菌活性、抗菌譜均類似于氨芐西林,但在耐酸性方面,阿莫西林則比氨芐西林更強,同時其殺菌作用也更迅速、更強。在酸性條件下,阿莫西林的結構穩定,其在胃腸道中的吸收率高達 90%,比氨芐西林吸收得更完全、更迅速,但阿莫西林的抗志賀菌作用不及氨芐西林。阿莫西林是一種 β 內酰胺類抗生素,其是通過與細菌所含的青霉素結合蛋白結合,青霉素結合蛋白主要分布在細菌胞質膜上,抗生素在與青霉素結合蛋白結合后,會抑制大分子青霉素結合蛋白的轉糖激酶及轉肽酶活性,阻礙細菌細胞壁合成,同時抑制小分子青霉素結合蛋白的羧肽酶活性,阻礙細菌細胞分裂,最終達到殺滅細菌的目的。阿莫西林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以及細胞壁穿透力,在與大分子青霉素結合蛋白結合后,其所含的內酰胺基會馬上水解成為肽鍵,與細菌體內的轉肽酶結合,抑制其活性,切斷細菌細胞壁合成途徑,影響細菌的滲透屏障功能,最終使細菌膨脹、裂解、死亡。另一方面,還能通過激活細菌自溶酶,讓菌體自身產生抗菌作用,細菌在自身抗菌作用下迅速膨脹、破裂、溶解,菌體會因缺失細胞壁,水分不斷滲透入菌體內而膨脹、破裂死亡。由于哺乳動物的細胞缺乏細胞壁,故該藥物一般不會對人體正常細胞產生明顯毒副作用,但也會引起腹瀉、嘔吐。
【藥代動力學】[3]
口服后迅速吸收,75%~90%可自胃腸吸收??诜图∽⒑筮_峰時間分別為2小時和1小時,蛋白結合率為17%~20%。T1/2為1~1.3小時。約60%口服量于6小時內以原形經腎小球濾過和腎小管濾過,自尿排出。
【適應癥[3]
適用于敏感菌所致呼吸道、泌尿道、膽道感染及傷寒等。
【規格】[3]
膠囊劑:0.25g,0.5g;干糖劑:每包125mg;口服混懸劑:125mg∶5mL;注射劑:0.5g。
【用法用量】[4]
1. 口服 小兒每 8 小時服用 1 次阿莫西林,20~40 mg/ 次;成人每 6~8 小時服用 1 次,0.5 g/ 次,每次劑量≤ 4 g ;新兒及早產兒每 12 小時口服 1 次,50 mg/ 次 ;嚴重感染患者每8 小時服用 1 次 ;治療后,沒有出現并發癥的急性尿路感染患者單次服用 3 g,在 10~12 h 后增加 1 次,藥劑量為 3 g ;晚期腎功能衰竭患者服用本藥劑的半衰期為 5~20 h ;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后給予 1 g 阿莫西林 。
2. 肌內注射或是靜脈滴注 成人患者注射或是靜脈滴注阿莫西林 3~4 次 /d,0.5~1g/ 次 ;小兒注射或是靜脈滴注阿莫西林 3~4 次 /d,50~100 mg/ 次。
【不良反應】[4]
在臨床上,阿莫西林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 5%~6% 左右,約有 2% 的患者因不良反應而停藥。其主要不良反應癥狀為過敏、消化系統、血液系統、皮膚黏膜、肝腎功能紊亂及其他不良反應癥狀。
1. 過敏不良反應癥狀 藥物熱、皮疹、蕁麻疹及哮喘等為該種不良反應的主要癥狀,主要出現在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患者群體中,少數患者出現過敏性休克現象。
2. 消化系統不良反應癥狀 惡心、腹瀉及嘔吐為該種不良反應的主要癥狀,少數出現假膜性結腸炎等胃腸道反應。
3. 血液系統不良反應癥狀 少數患者出現嗜酸粒細胞增多、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及貧血等不良反應癥狀。
4. 皮膚黏膜不良反應癥狀 少數患者出現滲出性多形性。
5. 肝腎功能紊亂不良癥狀,少數患者用藥后出現血清氨。
【藥物相互作用】[5]
1. 丙磺舒競爭性地減少本品的腎小管分泌,兩者同時應用可引起阿莫西林血藥濃度升高、半衰 期延長。
2. 與華法林合用出血風險增加。
【注意事項】[5]
(1) 使用前應進行青霉素皮膚過敏試驗,過敏者禁 用。
(2) 妊娠期婦女、肝腎功能障礙者慎用。
(3) 使用本品時間過長,可出現二重感染。
【禁忌】[5]
1. 青霉素過敏及青霉素皮膚試驗陽性患者禁用。
2.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巨細胞病毒感染、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等病人應用本品易發生皮疹,故 不宜應用。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及兒童用藥】[5]
孕婦、哺乳期婦女以及3個月以下兒童慎用。
【制備】
以6-APA為起始原料,工藝路線為6-APA胺鹽溶液與混合酸酐反應得阿莫西林。結果目標產物的結構經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譜數據確證,且質量符合國家2005版藥典。
【主要參考資料】[6]
[1] 王青. 阿莫西林的藥理作用機制以及臨床應用[J]. 海峽藥學, 2015, 27(3): 180-181.
[2] 楊東, 曾振靈, 楊雨輝, 等. 阿莫西林殺滅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動力學關系[J]. 中國獸醫科學, 2008, 38(5): 438-442.
[3] 口腔臨床藥物手冊
[4] 王淑麗. 阿莫西林藥理機制及臨床應用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5, 9(3): 251-252.
[5] 協和抗感染手冊
[6] 鄭玉林, 管海英. 阿莫西林合成工藝改進[J]. 中國抗生素雜志, 2010 (4): 27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