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光引發劑651(英文通用名:2,2?Dimethoxy?2?phenylacetophenone),分子式C16H16O3,中文別名:苯偶姻二甲醚、苯偶酰二甲基縮酮、光引發劑BDK、安息香雙甲醚、安息香雙甲醚、UV?651、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1,2?二苯乙酮。光引發劑651外觀為白色晶體,熔點61~63℃,不溶于水,溶于丙酮、氯仿、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
美國專利US4967010A公開了一種光引發劑651的合成方法,以苯偶酰、硫酸二甲酯、甲醇鈉、氫氧化鈉為原料,N,N?二甲基丙烯基尿為催化劑合成安息香雙甲醚,該方法使用的試劑種類較多,且硫酸二甲酯毒性大,甲醇鈉不易儲存和運輸,N,N?二甲基丙烯基尿價格昂貴,后處理方法復雜,不利于工業化生產。
美國專利US5081307公開了一種光引發劑651的合成方法,以苯偶酰、硫酸二甲酯和甲醇鈉為原料,在非極性溶劑中,使用單一或者混合的催化劑,聚乙二醇、聚乙二醇二烷基醚和冠醚中一種或者幾種的混合物。該方法后處理過程中使用碳酸鉀,亞磷酸三甲酯比較麻煩,且使用大量的水洗,產生的廢水量較大,不利于工業化生產。
方法一:
在500ml的四口燒瓶中加入200ml甲醇、210g(1mol)苯偶酰,然后向反應中通入干燥的氯化氫氣體,未被反應完全吸收的氯化氫氣體用30%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當氯化氫進入四口燒瓶的速度和流出相同時,再繼續通入干燥的氯化氫20min,停止反應。將反應降至室溫,冰鹽浴將反應冷至?5℃,攪拌30min,將析出的固體過濾,得到粗品180g。將180g粗品放入200ml3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如果pH<7,需要加大氫氧化鈉溶液用量至pH>7,攪拌30min。過濾,將得到的濕品用180g甲醇重結晶,得到光引發劑651產品166g,收率64.6%。母液中的產品可以回收后做為苯偶酰使用。
方法二:工業生產
甲醇通過計量泵直接從貯罐打入5000L搪玻璃反應釜,苯甲醛1600kg用液下泵送入,再通過投料器加入催化劑氰化鈉80kg,然后加入新鮮水,加畢后夾套升溫至60℃,開始進行縮合反應,控制溫度75℃,保持反應4~5h,反應完畢后保溫2h,然后通冷卻水,冷卻至40~43℃結晶析出中間體安息香(冷卻時間約1.5h)。
縮合液送入離心機,濾餅留在離心機中繼續通甲醇洗滌,洗畢分出甲醇廢液去精餾回收甲醇;再用少量水淋洗出殘存的甲醇,該股廢液也去精餾回收甲醇,完畢后加水洗滌兩次,直至濾餅中基本無氰化鈉殘留為止。上述洗滌廢水和甲醇精餾釜底廢水含氰化鈉,送車間破氰工段用次氯酸鈉破氰處理后再排入廢水站。產出的濕濾餅直接用于下步氧化反應??s合反應收率98.4%左右。
聯苯甲酰的制?。?/p>
將上步產出的安息香投入到氧化釜,然后計量加入37%硝酸(第一步由98%硝酸預先與水配合而成),加畢后升溫至55~60℃開始發生氧化反應,控制溫度90~94℃,保持反應約8-13h后,測得終點后冷卻到40℃結晶析出聯苯甲酰(冷卻時間約1.5h),送入三合一設備進行固液分離,再用水洗滌,得到的聯苯甲酰粗品再用甲醇進行洗滌干燥精制,得到的精品經雙錐式真空干燥機進一步干燥后進入下步工序。
第一次離心產出的酸性母液回收入暫存罐后再套用至下次氧化反應過程;第二次洗滌產出的廢水進入廠區廢水站處理;第三次離心產出的甲醇沖洗母液進行分液、蒸餾回收甲醇溶劑,釜底廢水送入廠區廢水站處理。氧化反應中硝酸為過量物質,安息香的轉化率約為99%,反應收率約98.5%,副反應率約0.5%。
成品制備
通過計量泵把硫酸二甲酯和溶劑二氧六環投入合成釜,同時加入一定量的由上步產出的聯苯甲酰,降溫至10℃后投入甲醇鈉。投畢后升溫至25℃,保溫反應10~12h,測得終點后把反應液打入堿熔釜。將堿熔釜反應液升溫至約105℃,蒸出二氧六環進行回收(約4h)套用;底液加入液堿,升溫至102℃進行堿熔,反應約6h,pH控制在10以上。完畢后加水保溫70℃進行堿晶分層,晶層在上,堿液層在下。分出的堿液層由暫存罐儲存(由三效蒸發器蒸發處理后再由炭化爐炭化,得到的硫酸鈉鹽出售),晶層加水冷卻轉晶,然后放入離心機先脫水,再水洗。
把粗濕品投入精制釜中,通過計量泵加入一定量的甲醇(包括套用離心母液),加熱至約60℃使其溶解,然后投入少量的活性炭,進行脫色,約2.5h后脫色完成。經微孔過濾機過濾掉活性炭后,濾液送入結晶釜冷卻結晶,控制溫度在15~20℃之間,約3h時后送入離心機脫水,得到濕精品。離心母液回用于脫色工序,套用三次后送精餾塔精餾。濕精品則送入雙錐式真空干燥機干燥后得到光引發劑651成品,包裝入庫。
[1]屈紅翔, & 李惠黎. (1995). 新型紫外光敏劑安息香雙甲醚的合成. 精細化工(6), 17-18.
[2] 李勛. (2001). 新型紫外光敏劑安息香雙甲醚. 精細與專用化學品, 9(6), 21-21.
[3] 孫曉. (2008). 一種新型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制備與性能的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湖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