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碼訪問本站
微信咨詢
N-Boc-N'-Cbz-L-賴氨酸是一種氨基酸衍生物,可用于合成多肽。N-Boc-N'-Cbz-L-賴氨酸可由(2S)-6-氨基-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己酸為原料制備得到。
向 (2S)-6-氨基-2-(叔丁氧基羰基氨基)己酸(100.00g,406.01mmol,1.00當 量)、NaHCO3(102.33g,1.22mol,3.00當量)在THF(1000mL)和H2O (1000mL)中的溶液在0℃下添加CbzOSu(101.19g,406.01mmol,1.00 當量)。然后將混合物在30℃下攪拌16h。將混合物用1N HCl調節 至pH=5-6,用EA(600mL×3)萃取,經Na2SO4干燥,濃縮,以得到 呈黃色油狀物的N-Boc-N'-Cbz-L-賴氨酸 (142.00g,373.26mmol,91.9%收率)。
N-Boc-N'-Cbz-L-賴氨酸可用于制備具有下述結構的HDAC3抑制劑。
組蛋白脫乙酰基酶(histone deacetylases)在哺乳動物細胞的基因調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HDAC在轉錄中的作用及其與疾病的聯系近來已經被探索。蛋白乙酰化是一種重要的蛋白翻譯后修飾,已有的研究表明蛋白乙酰化通過病毒本身蛋白的乙酰化、宿主免疫相關基因啟動子區域組蛋白的乙酰化、免疫信號分子的乙酰化等多種方式影響病毒的感染與免疫過程。蛋白乙酰化水平受到組蛋白乙酰轉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和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的動態調節。哺乳動物中HDACs家族共有18個成員,且不同HDAC具有特定的功能,無明顯的功能冗余性。HDACs家族的個別成員已經被證明在病毒-宿主相互作用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調控作用。
含有咪唑并四氫吡啶雜環的化合物是抗血栓活性的優秀結構。有文獻公開4,5,6,7-四氫-3H-咪唑并[4,5-c]吡啶-6-甲酰-AA(式中AA為氨基酸殘基)在10nmol/kgd的口服劑量下具有確切的抗血栓活性。用寡肽代替上式的AA不僅可以降低口服劑量,還可以獲得額外的抗炎作用。N-Boc-N'-Cbz-L-賴氨酸可用于制備4,5,6,7-四氫-3H-咪唑并[4,5-c]吡啶-6-甲酰-Lys(Lys)-AA1-AA2-Asp-AA3,在制備抗血栓和抗炎藥物中具有重要的應用。
[1] [中國發明] CN201680046843.2 與金屬和/或自由基螯合構型有關的鄰伯二胺,及其抗羰基和氧化應激的活性,及其用途
[2] From ACS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11(12), 2476-2483; 2020
[3] [中國發明,中國發明授權] CN201510642709.6 咪唑并吡啶-6-甲酰-Lys(Lys)-寡肽,其合成,活性和應用